413-統管北境及治理草原(第1/5頁)
章節報錯
大軍班師的途中,隨著越往南走,氣候對待人也越發的溫和了起來,就連之前讓眾軍卒苦不堪言的狂風,也悄悄的變得柔和,彷彿如一位慈祥的老人,帶著微熱,把一望無際的碧草吹拂出一層又一層的漣漪,像海浪一般美不勝收。
眾軍卒在這種環境下,腳步也變得輕快了起來。
他們此番出征不僅活命而歸,還能領到不少的獎賞,不免開始期待的思念幾月未見的妻兒和高堂,又或者琢磨著給家裡人買些什麼東西回去,讓家裡人因為他的回去喜上加喜,好好的開心一番。
但朱棣和甄武等將卻沒有放鬆警惕。
主要是這次的俘獲太多了。
這肯定會引得一些殘兵潰卒和其餘小部落的覬覦。
不過這也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連統一了大半草原的韃靼都被他們打沒了,其他人蹦躂不出什麼花樣來。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朱棣只是布了一個陷阱,就把那些人全部引誘了出來,一戰直接鐵血的把那些人殲滅的乾乾淨淨。
自此戰之後,草原上再也沒有人敢對明軍生出非分之想了,反而一些沒被掃蕩死的殘軍或者一些小部落,在心知熬不過今年冬天後,接踵跳出來降了大明。
七月間。
歷經數月的北征大軍,終於返回了北平。
眾軍將如何激動暫且不提。
朱棣在燕王府中針對之後的局勢,認真考慮了兩日後,把甄武叫了過來,爺倆坐在書房中,對著一張大明北境地圖聊了起來。
「此戰我們雖然打掉了韃靼,但是難保幾十年後,草原再出雄主,所以仍需仔細經營和應對草原才行,可你也知道京師是什麼情況,滿朝大臣除了你我這些曾久居邊鎮的武人外,有多少人重視這點,在他們眼裡敵人離他們十萬八千里,即便丟一兩個城池又如何,總歸打不到他們的頭上。」
說到這裡,朱棣憤憤的錘了一下桌子,站起身子目光如炬的看著地圖,沉聲道:「而且我更擔心的是,若是我等故去之後,後輩子弟也變成了這般,那我大明江山又該會變成何等模樣。」
「那陛下有何打算?」甄武問道。
但問歸問,甄武心中清楚,朱棣這是打算把遷都提上日程了。
果然。
朱棣看著甄武,一字一句鄭重說道:「我欲遷都北平,以絕此風。」
天子守國門來了啊。
甄武感嘆,自古以來多是被逼遷都躲避戰亂的朝代,像這種鐵頭娃似的逆流而上還是第一遭。
單這種對敵的態度,就足以讓所有人都豎上大拇指。
朱棣這時看著甄武的樣子,突然不爽道:「你好像不吃驚。」
額。
大意了。
甄武后知後覺的連忙擺出一副吃驚的樣子:「陛下,我吃驚,只不過是反應慢。」
朱棣撈起一個奏摺就砸了過去:「你少給老子裝模作樣。」說完,朱棣還瞪了一眼甄武道:「說說吧,你怎麼看這事。」
甄武衝著朱棣咧嘴笑了笑,說實話朱棣決定遷都的原因,絕不單單他剛才所說的那些,北平城自遼金元三朝的經營下,重要性早就凸顯出來了,更何況隨著遼東及奴兒干都司的發展,北平的位置更是猶為重要,而且隨著運河疏通,海運發達,南北交流更加便捷,以及北地復歸漢土時間還不長等等,朱棣打算遷都此地,必是有著各種考慮,甚至在朱棣心中說不定,還對龍興之地有著更深的感情緣故。
但此刻甄武卻也不想扯那麼多來贊同朱棣的想法。
他只是簡單思索了一下便開口道:「微臣覺得很好,南京畢竟身處繁華之地,而久處
安全無憂之地,定會心生懶怠,一旦居安不能思危,則恐有疆域動盪之辱,所以若陛下想要遷都北京,實乃聖明。」
朱棣本還打算聽甄武說些出人意料的話,沒想到竟是這種車軲轆話,頓時有點不滿,隨後又瞧到甄武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這不免讓他又想起出徵前,甄武便打算在此戰之後頤養天年的想法,朱棣立時火氣就爬上了眉頭。
狗東西,現在就想著偷女幹耍滑了。
朱棣眉頭跳動了幾下,冷哼了一聲道:「既然你覺得很好,那我也不和你廢話了,遷都一事牽扯太廣,需慢慢的來,但草原卻不能放任不管,所以在遷都之前,你留在北平給老子鎮守。」
甄武有點懵了。
什麼意思?
「薛祿之前乾的好好的,為啥要換人?」甄武不解的問道。
朱棣道:「此次鎮守與以往不同,韃靼被打癱後,不再是簡單的守禦那麼簡單,老子要你防患於未然,把草原各部給我安排的明明白白的,這種事薛祿玩不來,另外考慮到你的身份北平沒有合適的職位,所以我打算改北平都司為行在五軍都督府,你兼起行在都督府的大都督,這樣的話,一來可以讓順天府區別與其他地方,為未來遷都做鋪墊,另一方面也有足夠的權利讓你大膽施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