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阿魯臺的落幕(第1/7頁)
章節報錯
朱棣大勝本雅失裡的訊息,隨著朱棣甄武等精騎返回主力陣營中後,迅速的傳遍了整個大營,一時間惹得留守大軍全都眼紅不已。
軍卒們出征,本就是風險與收穫並存的事情。
他們雖然憂心風險。
但是相對於風險。
讓他們見到旁人安然無恙的立功回來,心中更加難以接受。
真該死啊。
更何況大家都是千里迢迢,忍著大漠的風寒來到這裡,誰又真的想一無所獲的白跑一趟。
於是導致了所有人在追尋起阿魯臺的蹤跡時,更加的賣力起來。
尤其是朱能,憋著一股氣,想要打一場大戰。
之後的幾日,朱棣率領大軍沿著飲馬河,闊灤河繼續向著東北方搜尋,隨著大軍步步深入,大軍也開始更加小心翼翼了起來,不僅儘可能的隱蔽著蹤跡,每天晚間的防護力量也多出了幾成。
同樣因為逐步的深入。
氣候也開始更加惡劣了起來。
白日有陽光尚且還能忍受,可一到了晚上,那來自經久不化的雪山上,吹拂而來的狂風,呼嘯中帶著一股寒意想要摧毀所有人的意志。
這哪裡還是六月天。
江南地界即便是冬日,也沒有直往腦殼子裡鑽的風,是真真正正吹的腦袋都受不了。
這也怪不得草原上人煙稀少,這種鬼天氣,若是沒有個盆地或者山腳避風,長期生活在這種狂風下,即便是鐵打的漢子也得死翹翹。
就說甄武他們現在,短短几日間,隨軍的一些文吏便病倒了好幾個,剩下的也全都是面色蒼白,露著一臉強撐的苦相。
甄武擔心他麾下的兵卒,這幾日每天夜裡都會在營地中轉上兩圈,時不時和宿衛營地的軍卒們閒聊上一會兒,或給予一定的鼓勵,或笑罵的緩解一些他們的心絃。
可甄武也知道,這樣下去終究不是辦法。
不過天佑大明。
六月初九這一天,甄武他們終於在飛雲壑發現了阿魯臺所部的大部隊,這一日天上飄著微微細雨,甄武得到朱棣召集的訊息後,一點沒理會這絲微雨,興奮的衝出大帳,反身上馬便向著朱棣處急速而去。
等見到朱棣後,朱棣帶著眾將來到了一個高高的山崗上。
眾人遠望阿魯臺綿延的營帳。
朱能突然感嘆道:“這阿魯臺還真有點本事,瞧他紮營的位置,若遇襲擊,前方三面可以突圍,背後靠山避風不說,你們看那邊還有一處山谷,想必關鍵時候也能通行。”
甄武自然也看出了這些,緊緊皺著眉頭思索。
朱棣不爽的冷哼一聲道:“不止如此,你們看這個陣營扎的,但凡有一點變故,阿魯臺便能立馬反應過來進行反擊,而且你們難道能看見他們的婦孺和輜重?要知道阿魯臺所部的人數不少,多年積累下來,輜重牛羊能少了?”
甄武仔細望去,這一望還真沒找到阿魯臺的輜重和婦孺,一時間臉色都有些震驚:“阿魯臺好大的膽子,竟然敢和輜重分開而行,他也不怕我們先發現他的輜重,斷了他們的口糧。”
“不能這樣想。”
朱棣搖了搖頭解釋道:“我猜阿魯臺的兵馬都備著不下一月的口糧,短時間應該不怕斷糧,而若是我們發現他的輜重後,把這些輜重搶了過來,怕是反而會被這批輜重所累,試想一旦我們動手搶下輜重,阿魯臺豈會不被驚動,而那個時候阿魯臺兵馬未損又周旋在外,我們是不是該擔心他的不停騷擾了,如此一來,我們追擊之勢被阻,反倒讓阿魯臺變得進退隨心,甚至阿魯臺若是心夠狠,大不了棄了那些輜重揚長而去,他人馬在手,東西總是還會有的,尤其是再往東北方向走,那一帶又不是沒有小部落供他搶掠攻伐的。”
甄武頓時明白了過來。
這就是一道二選一的題。
選擇輜重牛羊,那麼就得放棄攻打阿魯臺主力的先機,而如果選擇攻打阿魯臺的主力,那麼阿魯臺就不會被輜重牛羊所累。
這彷彿是阿魯臺給甄武他們傳達的一個資訊。
想吃掉他?
那就憑真本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