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朱家兄弟(第1/3頁)
章節報錯
山東境內,甄武因錦兒懷孕不得不暫停腳步,等到好好歇息了幾日後,一行人才再次啟程上路,只不過這一次速度緩了許多,不再顯得那般急促。
而京城之中,關於趙國公回京之事也引發了不少的討論,官至甄武這個地步,他的一舉一動,尤其是離京回京這種重要行程,文武百官不可能當做是一件普通小事來對待的,免不了要在心中琢磨一下,這其中有著什麼樣的政治訊號。
他們身在廟堂,只有琢磨透了政治風向,才能保證他們在名利場中無往不利。
就連太子也不例外。
今年開春後,朱高熾被立為太子,朱高煦被封為漢王,算是長長的讓他舒了一口氣,朱高煦的功勞和聲勢都太大,這讓他有很大的壓力,有時候他甚至也在想,要不乾脆棄了這個太子的身份,老老實實去當一個太平王爺,那未嘗不是一件幸事。
總好過和弟弟掙個頭破血流。
壞了一家人的情分。
可不知道為什麼,也許是因為他是哥哥的緣故,有著屬於哥哥的驕傲,或者也許是自家婆娘常常與他念叨著她的虛榮和麵子,他不願意他的自家婆娘隨著他一退而備受非議,總之他一路撐了下來。
他總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思考,他覺得,他從不想主動去求取什麼,可若是老爺子主動給他的,他也沒必要去推辭什麼。
畢竟他小時候亦曾壯懷激烈過,他對這個世界也有著屬於他的展望,他又怎麼甘心在史書上留下一個胸無大志主動讓位的窩囊形象?!
可是他若不退,還想保全一家人的情分的話,那麼他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需要在這個朝堂上洞察觀火,保全自己的同時,也保全住朱高煦。
這何其之難。
這一日,東宮後宅中,朱高熾把最近朝堂上的風向琢磨透後,抱著一隻小狗衝著媳婦張氏感嘆道:“看來咱爹又要打仗嘍。”
張氏不解問道:“是因為姐夫要回來,你才這樣想的?”
朱高熾點了點頭。
張氏砸吧了一下嘴道:“你這話說得,我怎麼就看不出打仗了呢,昨兒我去大姐那邊,還見大姐想念姐夫呢,姐夫這去遼東一轉眼也一年多了,你還不許姐夫回京和大姐過幾天團圓日子?張嘴就是姐夫一回來就要打仗了,你怎麼不把打仗的事再給姐夫安排上呢,你瞧大姐唸叨不念叨你。”
朱高熾神色一滯,他很想告訴張氏,打仗的事不用他安排,老爺子估計早安排上了,但是他看著張氏那副理直氣壯的樣子,頓時沒了解釋的想法。
“我也是湖塗,和你說這個幹嘛,完全說不著嘛。”
“哎哎哎,你說清楚,和我怎麼就說不著了,我說的難道沒理嗎。”張氏不樂意道。
朱高熾懶得再搭理張氏。
“得得得,你說的有理行了吧,我沒話了,不說了,我去帶我寶貝曬太陽還不成嗎。”說著,朱高熾抱著小狗,撐起胖乎乎的身子,一挪一挪的向外走去。
“就知道惦記你那條狗。”
張氏都囔了一句,下一刻想起一事,又衝著朱高熾的背影喊道:“哎對了,還有一事,瞻基和三月天天去寺廟裡找老和尚也不是個事啊,是不是在東宮起個地方,讓老和尚來東宮教導瞻基和三月啊?”
朱高熾腳步頓住,轉過身子來問道:“你怎麼惦記起這個事了?”
“咋了?我還尋思和大姐商量商量呢。”
“你給我息了這份心。”
朱高熾語氣鄭重了一些,他說道:“大師一直想回北平養老去,老爺子就是用倆小的拴著大師呢,這也是大師留在京師的念想,你整些亂七八糟的事來,小心老爺子曉得了拿我出氣。”
“這樣啊。”張氏都囔了一句,然後撇了撇嘴道:“好吧,那我就不琢磨這事了,不過你還得給我尋摸點好物件來,我要去送給大姐。”
“送大姐?好端端的給大姐送什麼禮,即便姐夫回來也不用吧。”朱高熾不解道。
張氏提起這事就來氣,激動道:“還不是上次大姐二兒子滿月的事,當時我就讓你給我找點好物件,你看看你給我找的是什麼,籠統值不了幾個錢,若都這樣也就罷了,可你瞧瞧老二媳婦給的那套金珠子,全都刻了銘文,還去寺廟開了光,那一顆顆金珠子,我看了都眼饞,這不是誠心給我鬧沒臉嗎。”
朱高熾無奈又好氣的說道:“這事你都提了八百遍了,怎麼還惦記著呢。”
“我能不惦記嗎,你是沒見老二媳婦當時趾高氣昂的樣子。”
朱高熾閉眼深吸了一口氣,平靜了一下心情,開口道:“行了,我沒時間給你尋摸好物件,也沒心情管你們這檔子事,我都說了大姐他們不在乎這個,不知道你和老二媳婦比什麼比,真是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