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是反攻還是觀望,晉綏軍內部吵成一團(第1/2頁)
章節報錯
傅宜生顯然不認同中將的話,他說到:“此言差矣!眼下,日寇集中兵力,發動棗宜之戰,正值華北日軍兵力空虛之際,也正是我們發起反攻的好機會。
八路軍能看透這一點,我相信以諸位的目光,也一定能看透這一點。”
頓了下,傅宜生話鋒一轉又說道:“至於日軍的報復?我們本來就和日軍有不共戴天之仇,他們佔我土地,殺我百姓,辱我民族,縱使他們不來打我們,我輩軍人亦當與其死戰到底!”
“況且,就算我們這次不出兵,你們難道認為,等南方的戰事結束,日軍抽出手之後,就會放過我們?”
不等眾人開口,傅宜生便又自問自答道:“我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們,不會!日本人不會因為我們沒有趁他們兵力空虛之際發起反擊而感謝我們,相反,他們只會認為我們傻,認為我們不懂得抓住戰機,然後對我們發起更加凌厲的攻勢!”
“我們二戰區與華北日軍遲早有一次決戰,這是無法避免的,除非諸位願意向日本人投降,當亡國奴!”
“既然如此,眼下機會來臨,我們何不主動發起進攻,將戰爭的主動權牢牢抓在我們自己人手裡?”
傅宜生的一席話如平地驚雷般令人振聾發聵,不少人都是深以為然的重重點頭,完全贊同了傅宜生的觀點。
並開口附和,主動請戰,願為先鋒。
這些人都是堅定的主戰派,其中便有傅宜生的外甥梁敦厚。
他雖然對八路軍的態度不是很友好,但不可否認的是,他是一個堅定的主戰派。
剩下的一些親日派,亦或者說是主和派,則是各有心思。
其中便有剛剛開口的那名中將軍官。
不過,他們卻是誰也不敢再冒然開口,傅宜生在晉綏軍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已經把話說到這個份上。
誰要是再敢反對的話,可就成為傅宜生口裡的願意向日本人投降的亡國奴了。
這一定大帽子扣下來,連委員長和閻老西都接不住,他們又何德何能?
當然,他們真正害怕的並非是傅宜生,而是閻老西。
閻老西不表態,他們不明白對方的立場,自然不敢貿然開口。
於是,所他們都將目光定格在了閻老西的臉上,想看看他的立場。
“嗯嗯!”閻老西輕咳了兩聲,清了清嗓子,說道:“宜生說的沒錯,日本人佔我土地、殺我百姓,辱我民族,與我們有不共戴天之仇,我輩軍人當與之血戰到底!”
頓了下,閻老西突然話鋒一轉,接著說道:“不過,我們的情況你們也是清楚的,根本不具備和日寇硬拼的實力。
若強行為之,只會慘敗而歸。
當然了,我並不是怕失敗,在此之前,我們已經失敗了一次又一次,更是失地千里。
但我要說的是,留給我們失敗的機會已經不多了,留給我們後退的地方也不多了。
現在,我們最起碼還能和日寇對峙,但如果我們再繼續失敗的話,怕是連和日寇對峙的實力都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