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日明重重點頭道:“是的,總座,情報就是這麼顯示的。”

閻老西並不懷疑這份情報的真實性,因為情報部門肯定不敢拿這件事情開玩笑,而且這並不是甚麼太大的秘密,只要稍微一調查便能得知,唯一不同的便是時間的遲早。

收回思緒,閻老西又問道:“那日軍有何反應?”

張日明:“目前,日軍並沒有什麼動作,只是讓各大型據點加強防範,並沒有暴露出要奪回丟失據點的企圖,甚至都沒有派出偵察兵去收集八路軍的情報。”

閻老西點了點頭,又問道:“對此,你們怎麼看?”

傅宜生道:“總座,八路軍的老總指揮能力還真是了不起,據我所知,他們的無線電臺就配備到了旅一級,下面的訊息傳遞,便只能依靠騎兵通訊員。

在通訊條件如此落後的情況下,指揮這麼大規模的一次行動,居然沒有出現一點紕漏。

最關鍵的是,他們的作戰時機也尋找的恰到好處,正好選擇在南方棗宜之戰爆發,華北日軍兵力空虛,而華中日軍又無法抽身之時。

不難看出,八路軍為了這一次襲擊行動,必定做了周密的計劃,而且也準備了很久,絕對不是臨時起意。”

閻老西:“我說的不是這個。”

傅宜生立即反應過來,又說道:“總座,您是問我們是否要出兵嗎?”

下一刻,不等閻老西開口,傅宜生便又自問自答道:“眼下華北日軍兵力空虛,特別是第1軍,他們防備八路軍的攻擊已經力有不逮。

我認為這正是我們晉綏軍乃至整個第二戰區發動反擊的好時機。

我敢斷定,此次反攻必定能取得奇效,大獲成功,就算不能奪回太原,也必定能給日軍造成巨大的損失,為抗戰勝利奠定夯實的基礎。”

閻老西也想趕走日軍,更想奪回太原,那可是他的大本營,太原城都丟了,他又還怎麼好意思稱之為山西王?

只是,相對於日軍,眼下他更加忌憚的卻是突然展現出巨大戰鬥力的八路軍。

見閻老西遲遲沒有開口,一名拿了鬼子好處的中將軍官立即心領神會,說道:“總座,我覺得副總座的提議不可取。”

有些話,閻老西不能親口講出來,所以只能假借屬下的嘴巴說出。

比如消極抗戰,這話他便不能說,不然他這個第二戰區總指揮的位置就坐不穩,也不會有人服他了。

委員長為何能號令三軍,至少在表面上統一了指揮權,將全國的軍權都牢牢抓在了手裡。

就是因為他們他表明態度堅決抗日,否則根本不會有人鳥他,更不會有人服他。

各地軍閥平常怎麼打內戰,怎麼鬧都可以,可要是在民族大義面前選擇退縮,甚至投降,那他必定會遭到全國軍民的口誅筆伐,就連他的部下們也必定紛紛倒戈,最後地位不保。

說起來,很多軍閥其實都是被架著抗戰的。

但也不乏一心抗戰,併為此不惜一切代價的愛將將領。

如打了幾十年內戰,號稱內戰如蟲外戰如龍的川軍的軍官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