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陵墓園(二)(第2/2頁)
章節報錯
聽說方沂這個劇組正拍戲呢,也順便邀請他們參加當天的新聞直播節目。
全劇組因此放了一天假,主要演員參加該節目,上一上愛國教育普及課。
這個衛生運動有個由頭。1952年1月27日夜間,美軍開始在朝鮮大規模使用細菌武器,企圖在朝鮮軍民和志願軍中造成瘟疫流行,達到削弱戰鬥力的目的。一開始是在朝鮮境內,但2月29日起,美軍將細菌戰的範圍擴大到東北境內,並在寬甸縣境內秘密撒佈細菌毒蟲。
有個初一學生撿到了細菌彈,不知道那是什麼,但是警惕性很強,往上打報告。上面大驚失色,經調查,發現是一種白堊質細菌彈,其散播的革蘭氏陽性炭疽桿菌對人、畜都有較大殺傷力,且宿主死亡後依然有效。
於是這邊不得不在“各地深入開展反細菌戰鬥爭”,並逐漸發展為“全國人民的一個嚴重的鬥爭任務”。
今天中國人的“傳統習慣”喝熱水其實是新習慣,形成不超過幾十年,很可能是來自於這個衛生運動。當時寬甸上下透過實踐證明,燒開水喝開水,能很大程度避免生病和傳染疾病。接著這個習慣也在那年代推行下去,流行到全國。
寬甸是個小地方,經濟不發達,人口也不多,眾人不曾想到,這地方居然還如此深刻的影響到了全國人民。
晚上,眾人跟著攝製組來到下河口村,這地方有個斷橋。原是日本人修建,建國後成為志願軍出兵入境的主要路徑之一,也是輸出後勤物資的渠道。
從50年8月到53年朝戰停戰期間,美空軍數十次侵犯該地領空,轟炸掃射江橋、電站、大壩、民船和炮兵陣地,造成數百人傷亡,並炸斷了橋樑。
現在只剩下孤零零立了六十年的橋墩,橋墩上還遺留有彈孔。
新聞攝製組的記者介紹:“今天的河口,鴨綠江上一片祥和,江水平靜地流著,在陽光下微微泛著白色的光,看上去如一塊巨大的藍寶石鑲嵌在兩岸綠色的山巒中間。遊船載著遊人遊覽兩岸風光。”
“我們一路驅車,車窗外掠過靜謐的村莊,秋天多彩的山非常漂亮,讓我們非常欣喜。”
“不禁想到:六十多年前,在此地經歷戰爭的先輩們,英烈們,你們卻沒有享受到這樣的時光,但我無恙、幸福的享受,卻正是你們之前的鮮血換來的——好在中國人民沒有忘記你們,文藝界的同志們正拍攝一部反映你們事蹟的電影,今天我們也請到了他們來這裡瞻仰遺蹟。”
“他們將會扮演你們,你們請靜靜的躺在這裡,看看後人獻上的最高崇敬。我想要再說一遍,此刻的江面真是漂亮,沒有子彈和孩子的哭嚎,全都要感謝你們。”
“有的人死在了這江水下,不知道現在是否能看到,我希望你們會看到。”
央戲幫的老人們,連帶著方沂都一齊乘坐遊船,因為人太多,不得不分為兩次,橫跨江面。
方沂的手落在澄清的江面上,激起微微的水波。有非常小的魚掠過他的指縫,來回穿梭幾次,直至消失不見。
他受到主持人臺詞的影響,一直到上岸,他沒怎麼說話。腦子裡在想電影的主次安排,正做決定。
靳冬和陳建彬在另一條船上,這倆最近關係搞的不錯,而且因為支援給反派演員空間(實質是給自己表演空間),站到了一起。
這會兒靳冬抬了抬下巴,示意去看岸上的方沂。
陳建彬:“方沂怎麼了?”
“他今晚肯定要定下了。”
“怎麼?你覺得他不會給什麼表演空間了?就臉譜化的演下去,或者最多加一點可有可無的支線?”靳冬道。
“在這樣的一條江上,我也不好意思要了。但是,我不是無理取鬧,文藝創作裡,適當的給反派表演空間,也有利於電影的藝術評價,而且可以把片子賣到其他市場,說不定美國人都會看。如果這是一個四億元投資的單市場電影,就太難了,要考慮到方方面面……我在片場很喜歡說,我(你)是專業演員,是專業演員啊!”
陳建彬繼續道:“我什麼意思呢?專業的人,要幹符合我們今天時代,非常專業的事情……”
靳冬打斷他:“然而他之前接受採訪,不是說要做時代見證人嗎?他有他的想法,他是導演,服從導演也是演員本職。”
陳建彬一時愣住,道:“是,畢竟是他的電影。”
重寫了這一章。原本的發在群裡面了,成廢稿了,有興趣可以加群去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