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6 結盟(第1/3頁)
章節報錯
“賢侄過獎,也是康王肯納諫,他自己想明白了。”
蕭首輔文質彬彬地一笑,心裡也覺得多虧了他軟硬兼施的規勸。
他端起茶盅,看著茶水中沉沉浮浮的茶葉,嗅了嗅茶香,思緒不由回到了那一日。
那日他得了風寒,告病在家休養,康王親自登門探望。
當時蕭首輔便知道,康王定是來向自己以及世家低頭示好的。
康王既然邁出了這至關重要的一步,蕭首輔也就順勢給康王遞了臺階,好言相勸了一番,以史鑑今,從世家經歷幾朝長盛不衰,輝煌不斷,說到王朝交替的血雨腥風,說到前朝那些奪嫡失敗的皇室子弟的悽慘下場。
世家與皇家在最近五六百年間一直在以各種形式博弈著,世家不至於在皇權更替中滅亡,可康王一旦落敗,下場不是死,就是幽禁。
蕭首輔當時就問了康王:“王爺,您真的甘願任人擺佈您的命運嗎?”
當下康王沉默了許久,最後他只避而不答地叮囑蕭首輔好好休養,說朝堂還要仰賴他這個首輔云云。
從那寥寥數語,蕭首輔已經敏銳地注意到康王果然是動搖了。
他們冷了康王那麼久,終究是沒白費。
蕭首輔唇角的笑意更深,又客套地補了一句:“也虧得賢侄從中與康王周旋了。”
“哪裡。”袁哲微微一笑,滿面謙和的笑容,敬老尊賢的姿態擺得是恰當好處。
裴文睿與王康尹交換了一下眼神。
在場眾人中,袁哲是年紀最輕的一個,代表袁家出現在這裡。
袁家是太后的母家,康王的舅家,與其他世家所處的位置又不同,是世家與康王之間的橋樑。
可想而知,康王一旦上位,獲利最大的自然會是袁家,袁家天然會站在康王那邊。
裴文睿低低地嘆了口氣,用手指揉了揉雙眼之間的鼻樑,慢吞吞地說道:“年輕人總要摔個跟頭,才知道厲害。”
他沒指名道姓,也沒說“年輕人”指的是楚祐,亦或者袁哲。
廳內的好幾人心照不宣地笑了,優雅地品著茗。
說穿了,康王這輩子實在是太順風順水了,先帝在世時,一直有先帝為他保駕護航。
哪怕先帝駕崩,今上剛登基的那半年,眾臣對今上這個皇帝能否坐穩這龍椅依然不甚樂觀,彼時,誰都以為大皇子沒法安然從南越回來,更覺得以今上體弱多病的龍體怕也撐不了幾年。
不想,自大皇子歸國後,朝局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經此一事,現在康王應該知道自己有幾兩重了,沒了先帝、太后以及世家的庇佑,他根本無力與今上、大皇子一爭。
袁哲客客氣氣地對著裴文睿拱手:“這段日子也是辛苦裴大人了。”
這段時日,為了立儲的事,禮部忙得跟陀螺似的,裴文睿作為禮部尚書自然累得不輕,偏又不得不盡心盡力,唯有如此,才能給康王施壓,逼他做出選擇。
廳堂內,茶香嫋嫋,與淡淡的薰香糅合在一起。
氣氛看似安寧平和,實則暗流湧動。
蕭首輔吹了吹茶湯,淺啜了幾口茶水,看似在品茗,其實在觀察著廳內眾人的反應,舉手投足間,帶著幾分世家子弟獨有的高高在上。
蕭首輔自得地一笑,言辭得體地打了個圓場:“說來康王也是年少輕狂而已,他體內流的到底是世家血脈,還是知輕重的。”
康王都及冠了,在場很多人在他這個年紀早就當父親了,哪裡稱得上年少,但蕭首輔既然這麼說了,其他人也不會再繼續揪著康王娶李雲嫆的事不放。
頓了一下後,蕭首輔又道:“這次的事,康王確實辦得漂亮,也足夠有誠意了。”
康王登門探病的那天,就與蕭首輔說了他與百里胤暗中達成的約定,也包括兩國聯姻這件事。
兩人交心密談了足足兩個時辰,蕭首輔說了他們世家對康王的期許,康王則傾訴了他的顧慮以及他孤注一擲的決心。
康王告辭前,親口允諾他,若是有朝一日他能登上帝位,會娶一世家嫡女為中宮皇后,就像當年先帝娶了袁太后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