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內局勢總的來講目前形勢一片大好,不少樂觀派感覺中興有望。

南部搖擺不定、蠢蠢欲動,擁兵自重的將軍們也收斂了起來,甚至有的都已經提前準備好了請罪奏摺,隨時就準備呈上去了。

這麼大的局勢轉變,滿清在關內養的頭皮自然一五一十的全都送到了關外。金礪和石廷柱自然也收到了訊息,順便提一嘴,訊息是東溝的援軍一道送來的。

所以面臨著前後夾擊,腹背受敵的情況,很難讓他們激起鬥志。

要說歸屬感和凝聚力,你大清國不到百年的店面,還想讓人拼死效忠?順風局還行,逆風局投了算了。

“各部率領精銳部隊向西北突圍!回防東溝!”

這四萬三千多戰兵裡,一萬七是願意跟著金礪的,剩下的三萬六都是願意跟著石廷柱乾的。

沒辦法,誰讓石廷柱明清兩邊漢人軍中威望都比較高呢。

一瞧見石廷柱打算大浪淘沙一下軍隊的精銳程度,金礪氣的牙花子都疼。

你三萬六的部隊,怎麼著也能突圍出去兩萬多人,這剩下的估計也沒跑了,肯定就“全社會”預設劃分到漢鑲白旗了。

之前的兵沒了就沒了,反正骨幹也都在,現在又多了兩萬多新鮮血液,而且這些人在各地本就是相對而言的精兵,操練半年就是精銳。

孃的,算來算去,這一次出兵,他石廷柱還賺了!

反倒是他,出錢拿了名額,兵敗鴻棋山,帶來的精銳損失殆盡,這次二徵鴻棋山,眼瞧著滿清這邊兵力優勢越來越大,明清實力懸殊,本來是必勝的局面,就派人把自己的全部部隊都拉過來了。

漢鑲紅旗的底子可全都在這呢!

原本打算能跟著大撈一筆,重整鑲紅旗,鳥槍換炮,上下打點一走動,沒準還能讓自己的親朋子嗣升升官職,讓自己的的羽翼豐滿一些。

萬萬沒想到啊,這遼東侯不講武德!他怎麼敢?!十萬打兩萬,他是怎麼忍住壓力,靜待數日後,繞後奇襲的?他就不怕士兵譁變潰敗嗎?!

腦袋裡十萬個問號的金礪只能尾隨其後,跟著石廷柱率領的部隊往外突圍。

原本韃子縱深可怕的中、後軍,瞬間變成了一張薄紙,彷彿輕易間就能夠撕碎。

“誰讓你們走的!該死的!”原本極致嘴臭的韃子將官們紛紛大腦當機,一時間竟然罵不出一句完整的狠話。

完犢子了,不到一萬的輕重步卒加弓弩手,怎麼跟騎卒、步卒、火槍兵、炮兵組成的大軍對戰啊。

而且人家的兵力和士氣完全優於己方,優勢不在我了啊!

韃子本身就不是打持久戰的料子,這些天的消磨對峙,已經讓他們精疲力盡,更別說頻頻受挫,彷彿這個遼東侯就是上天派下來懲罰他們的一樣。

人家就沒輸過!

楊殿弼揚著馬鞭,喊道:“總督!漢軍旗要逃!”

王鴻泰站在高高的炮車上,遙望整個戰場,心說回去一定要監督單筒望遠鏡的製造,這麼眼巴巴的看著太累。

“放開口子,他們逃就逃吧,早晚都是死,現在主要是殺韃子!”

女真人本來就少,死一個是一個,到時候女真人跟遼地的漢人比例達到一比一千,甚至一比一萬的人口比例時,試問大清國是誰的大清國呢?

“喏!”

另一邊已經跟明軍激烈碰撞的韃子兵已經不足七千,被明軍的火槍兵、重甲兵瘋狂收割。

輕騎兵毫無用武之地,根本就不敢往上湊,連後排都不敢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