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你的心思,我快不行了,希望你,善待我的兒子。”

“豪格雖然魯莽,然其驍勇善戰之能,在我大清國也是少有的,我自然不會背後下手。”

“唉,有生之年,未能再次入關劫掠,可惜了。”

多爾袞皺了皺眉,問道:“到底能不能跟我說實話?明庭現在到底是什麼處境?為什麼突然間就活了過來?”

“老十四,我是你八哥!你就這麼跟我說話?”

多爾袞眉頭一皺,注視著皇太極,閉口不言。

“本王十七歲出徵,征討蒙古察哈爾部,天聰九年,又率軍前往收降蒙古林丹汗之子額哲,獲得傳國玉璽。

十二月親征朝鮮,參與丙子之役,攻克江華島,俘虜朝鮮國王家屬。崇德六年至七年的松錦大戰中立下卓越戰功。

按道理,這皇位就該我來!

當年,父親宣佈廢黜大貝勒的太子名位,而立我們兄弟為和碩額真,共議國政!憑什麼到你這裡要世襲罔替!”

皇太極怒不可竭,臥在床頭,顫抖著肩膀,顫巍巍的說道:“放肆!要按照你這麼說,大哥還在世呢!哪裡又輪得到你!”

多爾袞憤然起身,他最煩的就是這個!什麼道德,什麼親情?憑什麼?為什麼!該死的長幼之分!真是該死!

母親阿巴亥在富察·袞代去世後被立為大福晉,這樣,努爾哈赤愛屋及烏,多爾袞及其兄弟阿濟格、多鐸地位上升便在情理之中。

此外,老大哥代善逐漸失去其父的歡心,又聽信後妻的讒言而虐待己子碩託,這就為覬覦其地位的人們帶來了反對他的口實,造成了前面所說的其“太子”地位的被黜。

這樣,在努爾哈赤所謂的共治國政的制度下,多爾袞兄弟便第一次成為均衡力量的鼎足之一。

野心,在他的心中萌芽,生長!對於權利的渴望,愈演愈烈。

可惜,這個時候他才八歲。

多爾袞此時也還不是旗主貝勒,而僅與其弟多鐸各領十五牛錄,他畢竟還是一個未成年的孩子,政治地位不如阿濟格,甚至不如多鐸。

在天命年間許多重大活動中,都不見多爾袞的蹤影。天命元年,也就是明萬曆四十四年。王鴻泰

那一年的正月初一,朝賀典禮中,可以親自叩拜努爾哈赤的宗室顯貴中,阿濟格與多鐸分列第六、第七位,而多爾袞則不允許參與其中。

儘管如此,除四大貝勒和乃兄乃弟之外,多爾袞是領有牛錄最多的“主子”,超過了德格類、濟爾哈朗、阿巴泰等人,在當時來說,也算是頗有實力的一位臺吉了。

也正因為如此,他不服!

天啟六年,努爾哈赤病逝,阿巴亥被逼殉葬。父母死時,多爾袞年僅十五歲。

明崇禎元年,在母親死去的翌年,多爾袞就隨其兄皇太極進軍蒙古察哈爾部。

多爾袞有戰功,破敵人於敖穆楞!皇太極賜給他“墨爾根戴青”,意為聰明的統帥的美號。

這一年,多爾袞十六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