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1年6月3日,三寶壟。

相傳,在數百年前,鄭和的船隊駛抵爪哇島時,副使王景弘病得很嚴重,船隊被迫停泊於三寶壟。鄭和率眾登岸,發現一個可供棲身的山洞,遂留下十名隨從,一些藥物、食品和一條船,將王景弘安置於洞內療養,然後繼續航行。

待王景弘病好後,率隨從墾殖建房,與當地女子通婚,並傳播華夏文明和鄭和事蹟,人丁漸繁,終成市鎮。由於王景弘及隨從去世後皆葬於斯,因名之三寶壟。當年鄭和登陸的港灣,也命名為三寶港。

乾武二十八年(1670年),齊國征伐馬打蘭素丹王國,破其都城,俘其國王,拆分其國,割佔其土。三寶壟從那時起,便成為齊國諸多海外領地之一,與廣寧(今印尼爪哇島西部地區)、海安(今泗水市一帶地區)等地統一納入開化總督區轄下。而該地的名稱,自然也繼續沿用了三寶壟之稱。

三寶壟此前便是馬打蘭素丹王國位於中爪哇地區最重要港口,齊國接手後,經過一番大力改造,修建了水泥碼頭和棧橋,還建起了大片的倉庫,使之成為該地區最主要的農產品和手工業產品集散地。

這裡氣候溼熱,全年降雨量達2000毫米,再加之土地肥沃,開闢了大量的種植園,主要種植稻米和甘蔗,以及零星的椰子、菸草。其中,猶以甘蔗產量最甚,當地也開辦了幾家蔗糖加工廠,成為三寶壟僅有的經濟支柱產業。

不過,隨著漢洲本土對當地土人苦力需求數量日益激增,造成本地經營的種植園開始面臨勞力短缺的窘境。

這些種植園主們,一邊透過賄賂或者強迫手段,從內陸馬打蘭王國境內“招募”土人,充為種植園苦力,一邊利用勞務“中介”,從安南、暹羅、柬埔寨等地,積極引進外地勞工。

相較於齊國人在對待“勞動用工”上面還稍稍講究一點吃相,衛國、順國及呂宋(鄭氏)等幾個藩屬國就顯得有些肆無忌憚。他們在各自境內強掠大量土人為奴,役使他們挖礦、伐木、開荒、築路,以及修建城市、堡壘,用他們的累累屍骨,快速築建起國家發展的根基。

在婆羅洲的順國,甚至還屢屢挑起與鄰近的汶萊和班賈爾的戰爭,除了想擴張其領土外,最重要的目的還要掠取更多的土人奴隸,以彌補國中人力的不足。

要不是齊國明文法律規定禁止蓄奴,一窮二白的順國都想將掠來的大批土人奴隸發賣給齊國,賺取一點可憐的辛苦費。其實對於明文禁止蓄奴,這絲毫難不倒那些心思九轉的種植園主。他們可以借用種種理由,想法設法地去規避蓄奴和人口買賣的各項禁令,從而肆意地引進眾多高價效比的“勞工”。

作為海外領地,三寶壟地方政府自然擁有較大的自主權和便宜權,對轄區境內或明或暗的種植園奴工,也是睜隻眼閉隻眼,只要能給地方創造財富,貢獻稅收,些許“瑕疵”暫且無論。

要知道,不論是哪屆內閣政府,其執政的著力點永遠都是本土建設,一些比較敏感和重要的產業,根本不會落到海外領地上面,純粹就是一個往本土不斷輸血的地方,以維持強幹弱枝的政治正確。

當然,為了保證對這些海外領地的控制力,內閣政府在移民方面也稍稍予以了一定的傾斜。在齊國割取三寶壟後,在不到十年時間裡,便陸續朝此地移民兩萬餘,若是加上最早佔據的廣寧和海安兩地,整個開化總督區人口規模已超過八萬餘,深深地嵌入這座富饒的島嶼,徹底將其吞併也不過是早晚的事。

目前,齊國在這座島上建立了三種佔領制度,直轄領地、羈縻領地和藩屬土邦。直轄地佔整個島嶼總面積的五分之一,控制的總人口在六分之一左右。直轄地由內閣委任總督,掌握最高權力,各級官員也均為齊國人,法律、制度及習俗皆同本土一致。

羈縻領地,一般是三大直轄領地的周邊土邦地區,境內保留部分王公和部落頭領的特權地位,讓他們擔任各級殖民機構的官吏,大政方針皆由齊國顧問制定並監督執行。

藩屬土邦,主要是仍存立於島上的馬打蘭、井裡汶、梭羅、日惹和布拉姆邦等五個邦國。它們名義上是“獨立的”,由各邦素丹國王統治,但齊國派駐的顧問和參謀團卻擁有極大的權力。他們可以直接干預王位繼承,監督與齊國簽訂的各種約束性條約的實施。

十一年前,齊國以十幾名商人和數百名華人遭到土人殺害為由,悍然侵入馬打蘭王國,在極短的時間裡,大破馬打蘭王國軍隊,攻佔其都城,將素丹國王阿莽古拉特一世俘獲。為了以示懲戒,除了將馬打蘭王國分拆成兩個邦國,並割讓大片領土予齊國和幾個附屬邦國,還把阿莽古拉特一世廢黜,押送至長安謝罪。

原先被阿莽古拉特一世廢黜的嫡太子莽查,重新被齊國扶立為素丹國王,是為阿莽古拉特二世。相較於父親執政風格強硬,謀求國家獨立地位,阿莽古拉特二世卻表現極為懦弱和順服,宛如齊國人的傀儡,在位十年裡,不斷向齊國妥協退讓,簽署了一份又一份合約,使得齊國幾乎把持了馬打蘭王國的所有事務。

在齊國人的暗示下,對於馬塔蘭素丹國的支柱——真神教神職團體,阿莽古拉特二世對其實行嚴格的打壓和限制政策,以儘量削弱真神教對普通民眾的影響力。以致於當時坊間很多人謠傳阿莽古拉特二世很可能接受了“齊國人的宗教”——因為這個對“蘇南”們非常嚴厲的國王陛下,在大眾的口耳相傳中,在宮廷裡享用東方式食物、穿著東方式服飾,喜歡飲用蜜酒和燒酒,而且帶頭學習漢語,提倡東方的文化與藝術。

面對齊國人的殖民壓迫,以及嚴苛的宗教管束,十天前,一場以驅逐齊國殖民勢力、恢復真神教統治為名的反齊民族起義,在馬打蘭王國諫義裡地區爆發了。

起義軍得到當地農民的廣泛支援,其轄區在極短的時間裡迅速擴大,並佔領了諫義裡。他們襲殺當地附庸齊國的部落頭領,解放奴隸,並將繳獲的財物分發給無數衣食無著的農民和奴隸,很快就將軍隊擴編為一萬兩千餘。

在武裝起義爆發後的第一時間裡,齊國開化總督區隨即進行了廣泛的軍事動員,駐海安、三寶壟的兩個混成營也進入了戰備狀態。但除此之外,齊國人再沒有其他多餘的動作,只是冷冷地旁觀這場武裝起義的發展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