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朗則布陸續擊敗幾個兄弟,登上了皇帝寶座。嗣位危機的解除,恢復了帝國的統一和獲得了莫臥兒君主的權威。然而,戰爭使一個軍事化國家和社會的財富變得很緊張。這場危機耗費了包括行省和中央金庫以及貴族和官吏的個人財產在內的巨大的帝國儲備財富的很大一部分。地方軍需花銷出現了飆升,暫時逆轉了收入流向和儲備積累,尤其是在戰爭期間,正常稅收流幾乎乾涸了。

雖然,沒有出現引人矚目或波及廣泛的柴明達爾(地主包稅人)和農民起義。但是,戰爭引起的破壞和混亂,加上從1658年開始的數年的乾旱。使的整個印度北部和中部,許多地區出現了饑荒。一些地方的饑民從附近的鄉村湧進了每座城市。皇帝和各地的埃米爾們被迫在每座城市都開設免費食堂,在這些城市,物資貴乏和儲備貨幣的大量拋入,把物價推高到了饑荒時的最高水平。

因此,作為奧朗則布最為信任的臣子,米爾·朱姆拉非常清楚他們偉大的皇帝最為需要什麼。殺死幾個競爭皇位的兄弟(此時,另外一位王子達拉·舒科被收留他的阿富汗酋長出賣,將他和幾個子女獻給了皇帝,並於8月30日在德里被處死),出動大軍平定各地的叛亂者,征服四夷,為自己上尊號“阿拉姆基爾(即世界征服者)”,這些都已經能充分顯示皇帝至高無上的威權。

但是,現在皇帝需要國內的穩定,需要人民的愛戴,需要無數的金銀進入國庫,需要繁榮的貿易,需要莫臥兒帝國市場上有豐富多樣的物資供應。而這一切,都需要一個良好的外部通商環境。那些討厭的海盜,會破壞正常的貿易往來,可是孱弱的帝國海軍,不足以靖平沿海地區的海盜襲擾行為。那麼,這個來自南方新大陸的齊國願意提供必要的海上力量,幫著帝國維護海洋貿易秩序,那是最好不過了。

對於這一點,精明的孟加拉總督大人認為非常符合帝國的利益。作為回報,無非就是許給齊國更多的貿易優惠政策,允許他們開設更多的商站。況且,這個國家生產和提供的各類工業製成品,完全彌補了帝國市場空白,滿足了帝國所需。

他們的鋼條、鐵器、五金、砂糖、皮具、肥皂(香皂)、紙張、鐘錶、玻璃、瓷器……等等,在帝國市場上,受到廣泛的追捧。米爾·朱姆拉總督認為,對莫臥兒帝國而言,這個南方小國,與那些來自歐洲的國家相比,顯得更為重要,能提供的貿易機會更多。

9月12日,艦隊司令米爾一行在達卡逗留了十天後,帶著滿滿的收穫,離開孟加拉,率領艦隊往印度東海岸駛去。

9月15日,抵達位於布拉巴朗河右岸的巴拉索爾,在此,艦隊司令米爾拜訪了該地的莫臥兒帝國駐奧里薩總督。荷蘭東印度公司於此建有一座固定的商館,他們非常嫉妒地看著齊國特遣艦隊數艘戰艦排列於碼頭,並邀請該地總督進行一番檢閱和慰問。

奧里薩總督表示,非常歡迎齊國商人在該地建立商館,開展貿易活動,以繁榮當地市場。齊國艦隊軍官們例行向總督敬獻了禮物,不過其規模和價值完全無法與送給孟加拉總督可比。此舉,得到了總督大人的歡喜,康慨地向艦隊提供了大量的物資補給,同時贈送了兩頭大象與艦隊。

特遣艦隊離開巴拉索爾,繼續往南前行,9月22日,抵達高康達素丹王國位於東海岸中部維沙卡帕特南。期間,一名高康達王國的王公試探性地詢問,可否從齊國手中購買一批火器。作為回報,他們可以允許齊國商人進駐內陸開始商館,並提供更加優惠的貿易政策。

自1611年後,莫臥兒帝國多次入侵高康達素丹王國,打得它被迫割地求和。目前,因為莫臥兒帝國皇位爭奪,此前主政德干軍政的奧朗則布抽身返回北方,去清除一個個競爭者,這使得高康達王國暫時緩了一口氣,便想著趁莫臥兒帝國無暇南顧的時候,趕緊武裝一下自己,免得又被人家揍得鼻青臉腫。

高康達王國甚至表示,只要能得到大量的火器,他們會為此支付更高的費用。儘管,荷蘭人、英國人,甚至法國人和丹麥人也會售賣一些火器與他們,但數量很少,而且還都是一些歐洲三十年戰爭中淘汰的老式火繩槍。

齊國既然能派出如此強大的艦隊到訪印度,那麼,他們必然也能提供數量更多,效能更為先進的火槍和火炮。為此,高康達王國的人甚至暗示,若是齊國有意,可以彷荷蘭人例,在沿海地區劃一塊地給你們,作為固定的商站據點。

對此,艦隊司令米爾頓時有些意動,試探地提出,可否就在這個城鎮的沿海地區賣下一塊土地,作為齊國艦隊往來印度的臨時錨地。

此處,坐落在馬翁德拉河口附近,位於印度東岸中部,東北距孟加拉地區約六七百公里,南邊距印度商社旗下的寧陽堡(今印度朋迪榭裡,也譯作本地治理)八百多公里,是其間唯一的天然深水良港,而且臨孟加拉灣,形勢隱蔽,戰略地位重要。若是在此謀取一塊立足地,勢必會加強對印度東海岸地區的控制力度。

那位高康達王公只是猶豫了片刻,立刻表示一切都可以商量。只要齊國願意提供大量的軍械物資,他認為素丹國王必然會應允此事,同意齊國在這裡建立一座海軍基地。

作為大王和內閣授權的全權訪問代表,米爾當即表示,為了支援高康達素丹王國反抗侵略,齊國將透過印度商社,為其提供必要的防衛武器。

身為齊國高階海軍軍官,他是知道齊國戰略決策的,那就是盡力延緩並阻止莫臥兒帝國統一印度大陸步伐,使整個印度保持必要的分裂狀態,以使齊國未來得以分而治之。

特遣艦隊本來計劃於沙卡帕特南停留兩天,但為了推進齊國與高康達王國關係的進一步深入往來,以及秘密簽訂相關武器供應貿易條款,便於此停駐七日。隨後,雙方各取所需,言笑晏晏地握手達成一致協議,在高康達王國一眾官員殷切相送下,艦隊於10月1日,揚帆起航,朝寧陽堡駛去。

10月4日,特遣艦隊一行五艘艦駛至馬德拉斯(今印度東海岸欽奈市)沿海,突然撞見兩撥船隊正在進行一場海上戰鬥。

“報告司令官,前方迎面逃來的兩艘商船身份不明。但追在身後的五艘商船中,有一艘疑似中海軍印度艦隊旗下的“興明”號!”瞭望員大聲地報告道。

“迎上去!”艦隊司令米爾斷然命令道:“全力將前方兩艘商船截下來!”

82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