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4年11月18日,大坂。

清晨,七時。

日本天皇識仁站在大殿門口,雙手倒揹著,仰頭看著前方一棵高大的羅漢柏,默然不語。

整個大坂城從凌晨五點開始,就處於喧囂沸盈狀態,各個街道上全都是一隊隊齊國士兵,全副武裝,魚貫而出,朝城外行進。

四天前,幕府大軍抵達大坂城外,據說兵力達十萬之眾,營地連綿數十里,鋪滿整個大和川,聲勢震天。

次日正午,幕府軍派了使者入城,向齊國軍隊下達了戰書,邀約三日後,於大坂城外的平野地區(今大坂市阿倍野區)決戰。

本以為,齊國軍隊人數少,不會放棄大坂城堅固的城防,定然會選擇憑壘而守,以消耗幕府軍的實力。

然而,齊國軍隊的將領竟然欣然接受了幕府軍的決戰要求,並且對於幕府軍選擇的戰場也無任何異議。

隨後兩天,雙方各自派出百餘人,共同前往平野地區視察地形,確定彼此行軍路線和戰場佈置,準備進行一場春秋君子之戰。

其實以識仁天皇看來,齊國人有些託大了。儘管他們在此前幾個月裡,攻大坂,破京都,佔奈良,於京畿地區肆虐橫行,未遭任何敗績,顯示出其強大的戰力。

但齊國軍隊取得的這些戰績,都是靠取巧才贏得的,他們以突然襲擊的方式,集結優勢兵力,選擇京畿地區防守薄弱之處,逐一攻佔上述幾座重要城市。

而此次幕府大軍十萬眾,以排山倒海之勢,一路從關東殺來,兵力上佔據著絕對優勢,足足是齊國軍隊的四五倍。他們若是憑藉大坂城的堅固城防,依靠自身火器優勢,說不定可以在防守戰中,對幕府軍造成重大損失。

另外,幕府軍遠道而來,京畿地區又被齊國人堅壁清野,補給方面必然是異常困難,自然要利在速戰速決。所以,幕府軍才會主動邀約齊國出城決戰。

而齊國僅憑兩萬兵馬,竟然一口應允了幕府軍的決戰要求,也不知是他們太過驕狂,還是另有憑持。

“齊國人都已經出城了?”識仁天皇見一名殿上人(服侍天皇的中級官吏)躬身站在院子一側,便輕聲問道。

“回陛下,齊國軍隊幾乎傾巢而出,往城外平野方向而去。”那名殿上人屈膝施禮道:“不過,齊國人在城裡還是留了近兩千士兵。同時,他們宣佈城中的宵禁將持續到明日清晨。”

“宵禁持續到明日清晨?”識仁天皇聞言,怔了一下,隨即啞然失笑,“也是,今日兩方決戰,戰事恐將在傍晚便出分曉。此戰,不論是哪方贏了,大坂城必然在明日清晨解除宵禁。……你覺得,今日之戰,哪方會贏?”

“……”,那名殿上人被天皇的問話給說愣了,“臣下……不知。”

“呵呵……”識仁天皇對殿上人的回答不以為意,輕笑兩聲,轉身朝殿中走去,“此戰,德川氏若敗,恐怕我日本戰國時代又將來臨了。”

清晨,八時,天王寺。

幕府軍總大將堀田正俊跪坐在天王寺的一間明堂內,雙手扶膝,眼睛微閉,面色肅然。

三日前,堀田正俊派出信使前往大坂城,向齊國下了一道戰書,約其至城外進行一場堂堂正正的決戰。當時,他還非常擔心,齊國人會對此嗤之以鼻,拒絕這個要求。

要知道,幕府軍雖然擁兵八萬餘,佔據著絕對的兵力優勢,但後勤補給卻是相當困難。為了保障大軍所需,幕府軍動員了關西、京畿地區數十萬百姓,將無數作戰物資一點一點地運到京都,然後再轉運至大坂城下,靡費甚巨。

若是,齊國人據守堅固的大坂城,堅不應戰,那麼幕府軍將不得不主動發起對大坂城的進攻。以齊國人擁有的眾多火器優勢,攻城戰必然會非常慘烈,將極大地消耗幕府軍的實力。

從戰國時期到現在為止,日本還未學會如何製造威力巨大的火炮。儘管,他們手裡有少量來自歐洲的大炮,並且曾在數十年前的關原之戰和大坂之戰當中使用過,但其主要作用是對敵方心理震懾作用。因而在日本,大多數圍城戰都採用的是極為傳統的方式。

在攻城戰當中,武士們通常只能躲在木製的屏障或者竹排後面,透過上面的小縫朝守軍施以弓箭或鐵銃。而城上的守軍則透過城牆的槍炮眼、垛口,同樣以弓箭和鐵銃回射。

對於攻城者來說,敵方城池被引燃、駐守士兵投降、城中出現叛徒或城牆倒塌,都意味著勝利的到來。而城裡的守軍只能依賴於外部援軍的到來,或者對攻城部隊造成足夠嚴重的損失,迫使他們撤退。

以巨大傷亡代價,去強攻大坂城,是堀田正俊最不想面對的選擇,因為這種方式,會極大損傷幕府的實力,削弱對國內諸藩的壓制力。那些桀驁不馴且實力不弱的外樣大名,一旦發現幕府力量不足以掌控天下時,必然會生出別樣的心思。

接到齊國應戰的訊息後,堀田正俊和眾多幕府軍將領、各藩國大名在這三天裡,便開始商議如何排兵佈陣,如何利用平野的地形地貌,如何發揮幕府軍的兵力優勢。眾人集思廣益,還一起參詳借鑑當年的大坂之役,以及戰國期間首次大規模火器應用的長筱之戰。

從昨天下午開始,八萬大軍便按照集議後的軍事部署,陸續進入戰場,佈設陣地。這個時期,軍隊的主力是長矛手,不論是裝備了鐵質矛頭的步兵武士,還是以大量竹槍為主的足輕士兵,都佔據著軍隊中人數的絕大部分。

在幕府軍陣地的一線,就是多達兩萬餘的長矛手。而在這些長矛手之後,就是幕府軍倚為決定性力量的一萬餘鐵炮足輕部隊。他們將在長矛手的掩護下,從容裝彈、上膛、排好佇列、開火射擊。

若是能以鐵炮足輕部隊打亂敵軍陣型,前排的長矛手和陣後的精銳武士軍團就會及時地衝出陣地,向齊軍展開衝鋒,與之進行肉搏。最後,三千餘騎兵將會對潰亂逃跑的敵軍進行最後的收割,一舉奠定勝勢。

“總大將閣下,齊國軍隊已進抵平野地區。”水戶藩總將德川綱條(藩主德川光圀養嗣子)進入明堂,輕聲說道。

“齊軍的規模有多少?”堀田正俊睜開眼睛,沉聲問道。

“大概在一萬六千人到一萬八千人之間。”

“哦?”堀田正俊眉頭一挑,“根據各方訊息反饋,齊軍人數規模接近兩萬人。如此,他們竟然還在大坂城留了兩千人左右。”

“閣下,是擔心我們埋伏在道明寺附近的一萬餘部隊無法攻克大坂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