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實業(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王室接親,是喜事,而且王室為了表示親民,自然要給我等小民發放禮品。但這海軍遠征艦隊跨越數萬裡海波,征伐蠻夷,那可是去打仗的。不說要死多少人,就是花費必然也是甚為巨大,官府多半是手裡沒錢給我們發放物資。”
“聽說,十幾年前,每逢新年時節,王室和官府都會給百姓發放年節物資,以示與民同慶。如今,這國家發展了,卻反而不捨得給我們發放東西了。”
“你淨想美事呢!”靳寶生聽到妻子的抱怨,不由笑了,“十幾年前,我們齊國才多少人口?你再看看現在有多少人口!前些日子,官府不是發了一個人口普查通告嘛,咱們齊國在去年的時候,人口規模已經突破三百四十五萬了。你想想,要是再給每個人都發放一份年節禮品,那還不得將官庫裡掏空呀!”
“你說官府也真是的。咱們現在也有三四百萬人口了,怎麼還一個勁地在大力移民?每年都要花費幾百萬漢洲銀元,可真不值當。若是把這些移民的銀錢都分給我們這些小民不好嗎?”
“誰說不是呀!”靳寶生愣了一下,隨即搖頭說道:“這官府每年花費數百萬銀錢,要是拿來分給每個民眾,每家每戶都能得好幾塊呢!這些新移民從大明一路到了漢洲,吃的用的,都是咱們這些老國民在供養著,可我們卻從中得不到任何好處。”
齊國移民已有三十年,像靳寶生這般對政府每年花費大量財政資金移民而詬病不已的人群也是為數不少。他們都認為,與其花費天文數字的金錢從大明辛苦移民,不如將這些銀錢來改善國內民眾生活。
雖然,在齊國生活水平明顯要高於大明,但廣大人民群眾對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是永無止境的。看著每年自己所創造的財富,都要拿出一大部分去分享給那些素未平生的新移民,民眾的心理有一些怨言,在所難免。
安裝最新版。】
“對了,當家的。”妻子楊氏突然想到了什麼,“今日聽老薛在說,市面上新近成立了一家互助錢莊,專門給小微個人貸款,用於開辦民間個體商社和工坊所需。而且,這家錢莊不需要太多的抵押物便可從中貸款。老薛打算到這家錢莊去借貸一筆資金,準備去開辦一家絲織坊。”
“啊?還有這等好事?”靳寶生吃了一驚,“不要抵押物,便可借貸了銀錢出來,錢莊就不怕我們生意黃了,還不上錢?”
“這就不得而知了。”楊氏搖頭說道:“不過,老薛說,這家錢莊有王室的股份在裡面,應該是王上體恤小民創業不易,並且苦於手頭資金不足,所以才開辦這家惠民的錢莊。當家的,要不我們……”
“我想想,我再想想。”靳寶生有些猶豫,在他內心深處,錢莊裡的錢,可不是那麼好借的。猶記得小時候,在縣裡和村裡,凡是從錢莊裡借錢,那可是意味著是借高利貸,稍有不慎,便是傾家蕩產,被那些黑心的錢莊吃幹抹淨。
雖然,齊國的幾家大錢莊受官府管控,利息沒那麼高得離譜,但人家也不是搞慈善,做救濟的,平白借錢給你去使?
“在這個世界上,許多國家,許多人,都極度狂熱的追求黃金和白銀這兩種貴金屬。而這,也是目前歐洲國家所大力提倡的重商主義的原因之一,以儘可能地使本國獲取更多的貴金屬。”
齊天緩緩地走在王宮的花園裡,內閣總理張文琪、副總理齊遠山和太子齊子興亦步亦趨地跟在後面。
“而我齊國境內,卻是金銀不缺,不說山陽堡(今澳洲芒特艾薩市)擁有儲量豐富的銀礦,就是金城(今澳洲查特斯堡市)、桂州(今澳洲珀斯市)、南都(今澳洲墨爾本市)等地的黃金礦場,也是為數不少。但為長遠計,我們在十幾年前便陸續封存了一些貴金屬礦場,以免金銀數量太多,而對狹小的國內市場造成價格衝擊。”
“眾所周知,不論是黃金也好,白銀也罷,不過是在市場當中充作一般等價物,既不能拿來穿用,也不能拿來果腹。當年,西班牙人發現並佔據了美洲大陸,獲取了海量的金銀,在過去的一百多年裡,世界貴金屬開採量中的80%都為西班牙所有。這可謂是天上掉餡餅,而且還一直掉了一百多年,想不富都難。富饒的美洲讓西班牙的財富多得快要“溢位來”了。”
“看起來,藉助源源不斷的金銀流入,它一定能成就西班牙人千秋萬代的霸業。但恰恰是大量貴金屬的流入,加速了西班牙的衰落。雖然,它曾一度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建立起了歐洲霸權。但如日中天的西班牙,卻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美好。”
“我們都知道,經濟增長與金銀的增長應該是相輔相成的。經濟發展,歸根結底是生產力提升與消費力提升的同步進行。在一個正向迴圈的經濟體裡,金銀擴大,意味著消費者和生產者手裡的貨幣都增多了,工場會生產更多的商品,消費者也能購買這些商品,由於商品數量增多能稀釋物價上漲的壓力,從而保持消費者收入增長跟得上物價上漲。”
“但擁有了海量金銀的西班牙,卻徹底毀了自己本國脆弱的手工工業和不甚發達的農業。因為,金銀獲取得太容易,以至於豪奢的西班牙人開啟了全球買買買的模式,辛苦運回來的金銀,一轉手就流向了國外,為歐洲的經濟發展助力,卻造成本國的生產力停滯不前。”
“簡單來說就是,西班牙皇室和貴族左手從美洲搶來的金銀,右手就流入了能提供豐富工業製成品的、作為競爭對手的英國、法國、荷蘭手中,財富只是在西班牙特權階層倒了一次手而已,並沒有變成資本,西班牙成了名副其實的“黃金漏斗”。”
“我們齊國三十年來,不遺餘力的大力發展工商實業,努力夯實農業基礎,看似走了一條最為艱難,也是最為辛苦的發展道路。但這對國家的未來而言,卻是奠定百年國運的基礎。我們都需記住,實業興則經濟興,實業強則國家強。未來國家之間,以及民族之間的競爭,比拼的就是誰的工業實力強大,誰能生產出更多的產品,以及誰能在未來戰爭中經得起更多的消耗。”
“所以,不論是市場上各種推陳出新的金融借貸工具,還是蓬勃發展的對外貿易,都應該著力服務於國內的實業發展,而不能像荷蘭一樣,貪圖所謂賺快錢的輕鬆和舒適,將其變成我們齊國未來發展的主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