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蘇伊士之戰(一)(第1/2頁)
章節報錯
1666年4月18日,埃及,蘇伊士港。
早在16世紀的最初20年裡,埃及的馬穆魯克與葡萄牙在紅海已經進行了十餘年的戰爭,爭奪的是紅海進入地中海的陸地路線。因為有大批嗷嗷待哺的地中海商人存在,當時的馬穆魯克王朝就需要透過自己的東部海岸,不斷獲取足量的東方高淨值商品。為此,他們不惜定期花錢維持對麥加、亞丁等阿拉伯西部港口的控制,也必須支援索馬利亞的阿朱蘭素丹國盟友,甚至是遠在坎貝灣以北的古吉拉特印度人。
這個時候,原本已鮮有人問津的蘇伊士港,便成為他們的不二首選。不僅因為這樣的選擇有史可依,還在於港口本身的位置距離地中海不遠,便於獲得那些歐洲盟友提供的技術支援。蘇伊士在公元前就是一個重要口岸,是多個帝國都不斷經營維持的東方貿易起點。即便在阿拉伯人的征服過後,還時斷時續的被繼續使用了約5個世紀,最後才由於古代運河廢棄和沙漠部族襲擊而遭放棄。
在1507年,首批馬穆魯克王朝的軍隊抵達西奈半島,開啟了蘇伊士港的慢慢復興之路。除必要的港口設施外,他們還將軍械組裝廠與岸防堡壘等配置都搬運到當地。即便馬穆魯克王朝在10年後被奧斯曼帝國攻滅,新來的征服者還是保留和繼承了這些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初具規模的印度洋海軍力量。
儘管這座港口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卻長期籠罩在嚴重滯後的帝國官僚管理模式之下。因此,在先後成為馬穆魯克王朝和奧斯曼帝國的印度洋艦隊基地後,本地非軍事化人口依然維持在可憐的一萬餘人的規模。
一百餘年前,葡萄牙人曾對這裡發動了一場蜻蜓點水般的攻勢,被當地的馬穆魯克人輕鬆擊退。但這仍然沒有引起奧斯曼帝國,以及埃及當地帕夏的高度重視,各項防禦設施未曾得到任何加強。
數月前,蘇伊士當地的帕夏艾哈邁德·法特希從到訪的英格蘭商人口中獲知,位於南方新大陸的漢洲人將組織一支龐大的遠征艦隊,前來攻打蘇伊士港,為去年在此遇害的十餘名外交使節,進行軍事報復。
艾哈邁德·法特希帕夏專門找來了一些阿拉伯和波斯商人,對這個南方新大陸的國家進行了一番瞭解。愕然地發現,對方竟然是一個擁有強大海上實力的地區霸主般國家。他們除了先後兩次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外,還打敗過西班牙、英國、葡萄牙、安南、日本、萬丹、馬打蘭等一眾西方殖民勢力和南洋土邦王國。而且,他們在印度南部和莫臥兒帝國,以及薩法維帝國都有廣泛的影響力。
哎呀,怪不得在去年的時候,奧斯曼帝國駐埃及總督聞知齊國使團遇害一事後,會如此氣急敗壞,不僅派使者嚴厲地申斥他,還向他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交出行兇者,並拿出大筆的財物,向齊國做出道歉和賠付,否則,將會承受帝國素丹陛下和大維齊的怒火。
當時,艾哈邁德·法特希對埃及總督的這番警告絲毫不予理睬,一個在伊斯坦布林失勢的貴族,剛剛就任總督也未多久,要兵沒兵,要錢沒錢,憑什麼對我們這些“地方豪強”指手畫腳。就算是帝國的大維齊,只要我們這些地方帕夏將規定的稅賦足額繳納,都不會過多幹涉我們內部的事務管理。
若是一百多年前,奧斯曼帝國在埃及駐有五千餘精銳的禁衛軍,還會讓各地帕夏為之忌憚的話,那麼現在,就憑開羅城中不到三千人的老弱武裝,也就勉強充當一下奧斯曼帝國在埃及的門面,而且這個門面還沒經過精心裝修,四處漏著風。
就在艾哈邁德·法特希將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拋諸於腦後時,卻未料到,那個南方新大陸國家竟然真的為了十幾個被害的使節,派出了一支龐大的艦隊,不遠萬里,跨過浩瀚的印度洋,打上門了。
原本指望在港口停駐的四十多艘奧斯曼帝國海軍艦船和巴巴里海盜所屬的海盜船,在遭到齊國艦隊攻擊後,可以協助港口炮臺防守一些時日,並給予對方有力殺傷。
但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這些本屬於盟友性質的海上武裝,只是稍稍反抗了片刻,就非常乾脆利落地舉白旗投降了。這在艾哈邁德·法特希帕夏看來,是非常可恥的行為,根本就不配稱之為戰士,真神會懲罰他們的。
但是,艾哈邁德·法特希卻對此並沒有感到絕望,因為他還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在岸上嚴陣以待。八千餘各部聯軍,其中半數以上是驍勇善戰的馬穆魯克騎兵。
敵人的艦隊再強大,火炮再威猛,難道你還能開到岸上來嗎?你們最終還是要攻打我們防禦堅固的港口,並派出登陸部隊與我們在陸地上進行決戰。在這地勢平坦的荒漠地區,威名赫赫的馬穆魯克騎兵一定會讓所有來犯的敵人,盡數斃命於他們鋒利的彎刀之下。
真神保佑我們!
——
4月19日,上午八點左右,齊國遠征艦隊第一批由四艘小型槳帆船,六艘專業戰艦組成的編隊,率先開始行動。
小型槳帆船一邊測量著水深,一邊小心地偵查港口的岸防炮臺火力,六艘大型戰艦在前方引水員的指導下,緩緩地向港口逼近。
蘇伊士港當年由馬穆魯克留下的堡壘,如今已成為他們封鎖海港水域的大型炮臺。當齊國艦船逐漸靠近港口時,數十門火炮立時打響,大型鐵彈濺起的水柱,很快就將靠近沙灘的幾艘齊國小型槳帆船籠罩其中。
齊國的槳帆船隨即以裝載於艦艏的火炮給予回應,並且冒著彈雨,勇敢地繼續朝港內深入。後方支援的大型戰艦見狀,相繼將船身橫了過來,以密集的側舷火炮,開始猛烈轟擊港口炮臺。
蘇伊士港炮臺守軍何曾見過這種陣仗,漫天的炮彈像暴雨一樣呼嘯而來,彷彿把整個大地當成自己傾瀉的物件。當炮彈狠狠地砸在石壁上時,那扇面的輻射區裡,碎石泥土飛濺,連一隻蒼蠅都無法存活。每一個彈坑都升起一股黑色的濃煙,這些升騰的煙雲,像一個個魔鬼露出猙獰的面容。
半個小時後,更多的齊國戰艦陸續抵近港口,將無數的炮彈砸向炮臺。整個蘇伊士港口頓時被濃濃的硝煙所籠罩。碼頭炮臺還擊的力度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弱,兩千餘集結在岸上的馬穆魯克騎兵避讓不及,被數十發炮彈砸入陣中,引起一陣巨大的混亂,隨即四散而去,遠遠地躲入港口北側。
當齊國艦隊發射的開花彈和火箭彈落入炮臺四周及港城時,引發了劇烈的燃燒,凡是能夠點著的東西,都已經升騰起熊熊大火,火勢越來越大,卻沒有人敢去撲救。在無數轟鳴的爆炸聲中,整個海岸線都被震懾住了,大地在不斷的抖動,不斷的喘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