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琉球,首裡城。

1426年,首裡按司尚巴志統一三山、建立琉球王國後,挖掘龍潭、修建庭園,以首裡城成為王城。第二尚氏王朝亦以此為都城,其國王尚真曾對首裡城加以擴建,其佈局依照大明的紫禁城作藍本而建。1609年日本薩摩藩入侵,首裡城內遂遭劫掠。

位於首裡城東南的繼世門一段城牆為雙層城牆,寬度達五米多,並且還選用了大量的條石作為地基,甚為堅固。薩摩藩駐琉球家老植田芳雄領著兩百餘殘軍,背靠城牆,以數座堅固的官倉為最後據點,進行最後的頑抗。

植田芳雄本以為憑藉著首裡外港和首裡王城堅固的城防設施,最少可以堅守半年以上,並予以齊國軍隊大量殺傷。

然而,令他絕望的是,齊軍僅用兩天時間,便攻克首裡外港,並全殲五百餘守軍。隨後,齊軍在將首裡城包圍後,花了十餘天時間,將數門威力巨大的加農重炮拖拽至首裡王城下,然後便開始對城牆勐烈轟擊。

經過連續三天的轟擊,首裡東城一段城牆不可抑制的出現了裂縫和部分垮塌,這讓據城而守的薩摩軍無不生出一種深深的無力感。齊軍根本不進行附蟻攻城,就是依靠自己強大的火炮,遠遠地轟擊城牆,有時還會偶爾打幾發開花彈,對城頭上的薩摩軍予以大量殺傷。

待2月24日,首裡城東段被轟塌一段三十多米的缺口。在又進行了數輪火炮轟擊後,作為大軍前鋒的忠義軍敢死隊,高呼一聲,舉著長刀便朝缺口衝了進去。隨後,鄭森部和顧榮部明軍也跟著殺入城中。

不到兩千人的薩摩軍進行了殊死頑抗,憑藉一處處宅院和官署,與攻入城中的聯軍進行了一場殘酷的巷戰。

在付出了數百人傷亡後,聯軍對薩摩軍的瘋狂反撲有些惱了,在齊軍指揮官的默許下,聯軍士兵不再與薩摩軍逐街逐屋的爭奪,開始於城中四處縱火,試圖將薩摩軍士卒從藏身的屋宅中逼出,然後予以殲滅。

幾日下來,昔日繁華昌盛的首裡王城再遭厄劫,宛如地獄一般,城中幾乎所有的屋宅均燃起沖天大火,無辜琉球百姓死難者無數。聯軍士兵以火槍、刀盾兵和擲彈兵為組合,對城中暴露在外的薩摩軍開始進行逐點清剿。

至2月26日,薩摩軍大部被殲滅於城中,只剩下城東南的繼世門附近的兩百餘殘軍,憑藉堅固的城牆和官倉為掩護,進行最後的頑抗。

面對薩摩軍的瘋狂,聯軍也不想進行無謂的勸降,驅趕著數百名琉球百姓,不斷地往薩摩軍所駐守的地方丟棄柴草樹枝,試圖以煙火將他們燻出堅壘,加以最後的殲滅。

見此情形,五十多名薩摩軍士卒從堅壘處衝了出來,想驅離施放柴草的琉球百姓,但在好整以暇的齊軍火槍攢射下,紛紛撲倒在地。

在攻薩摩軍時,令聯軍非常意外的是,他們擁有的火器竟然非常稀少,幾近於無,甚至還比不上廣南國的軍隊火器裝備率。

隨軍的一些日裔軍官解釋,眾多軍官方才得知,德川幕府建立後,除了頒佈嚴格的《刀狩令》外,還下達另一條禁令,即嚴禁火器,除了少數幕府官員各親信武士外,國中其他人不得擁有槍炮,更不得生產製造,使得曾經在德川幕府建立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的火槍和火炮逐漸銷聲匿跡。

當熊熊的大火燃燒了一天一夜後,聯軍官兵試探著攻入繼世門,卻發現殘餘的一百多名薩摩軍士卒盡皆自裁,無一活口。

清除了琉球島上的薩摩軍,聯軍遂再次集結,分乘三十餘艘艦船往攻鹿兒島,直搗薩摩藩的老巢。

————————————

1658年3月12日,日本九州,鹿兒島。

日本延續了上千年的封建社會有著複雜的分層,並且每個人的地位都是從上一代繼承而來的。到了德川幕府時期,更是鞏固了這個系統,並且規定了各個階層日常行為的具體內容。一家之主必須在家門口張貼其階層標誌,以及關於他所世襲地位的必要說明。他的著裝,他能買的食物,他可以合法居住的房子,都是根據世襲地位來規定的。

排在皇室和宮廷貴族之下的有四個世襲階層,根據順序,依次為:士(武士)、農、工和商。排在後面的則是賤民。在賤民中間數量最多、最廣為人知的是“穢多”,即那些從事汙穢行業的人。他們是日本“不可觸碰的人”,更確切地說,他們甚至不被當做是人,因為甚至連透過他們村莊的道路都不會被計入里程,就好像這片土地及其居民根本不存在似的。

然而,就是這麼一群極度貧窮,被排斥在正式的社會結構之外的人群,卻在這一天突然被藩主徵召,在武士的帶領下,拿著一根根竹槍,來到鹿兒島城附近。除了他們這些賤民,無數的武士和農民也被迅速武裝起來,在每日只早上有一頓稀粥,中午一個飯糰的供應下,開始進行著高強度軍事訓練。

入眼之處,似乎整個鹿兒島地區都成了一片軍人的海洋。至於藩主召集這麼多軍隊,是想反抗幕府將軍大人,還是與其他大名因為領地或者利益相爭,所有的賤民根本不去考慮太多。對於他們而言,每天能吃上一頓免費的稀粥另加一個米團,是一件多麼令人愉快的事情。

作為祿高72萬8千石的日本第二大藩主島津氏(第一大藩是加賀藩),除了領有薩摩國,還有大隅國和日向國,盡佔九州南邊領地,雄霸日本西南地區。

在關原之戰爆發前,島津氏第17代當主島津義弘原本接受了德川家康的援軍請求,計劃率領約1500餘人的軍隊,幫助德川家康的家臣鳥居元忠防守伏見城,但是不知是由於當時資訊傳遞不及還是其他原因,鳥居元忠並沒有接到相關的訊息,拒絕了島津義弘進城協防的請求,使得島津義弘憤而加入了西軍。

關原大戰僅僅進行了一天便分出了勝負,在西軍敗亡已成定局之時,面對諸多友軍的奔潰,島津義弘卻成功的突出了重圍,並平安返回薩摩,保留了元氣。戰後,島津氏向德川家康擺出來武備恭順的姿態,即一方面加強領內的武裝力量以鞏固國境,另一方面又透過近衛信尹、井尹直政、山口直友等人以外交手段期望獲得德川家康的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