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6年8月1日,漢洲,泰安(今澳洲西南部奧爾巴尼市)。

“在此休整十餘日裡,艦隊官兵上下深感知縣大人和全城百姓厚愛,如此,讓我等皆受寵若驚呀!”探索艦隊東方分艦隊司令、宣節校尉(少校)陸祖生一臉感激地說道。

“你等海軍官兵披荊斬浪,宣我大齊國威於海外,擴我華夏子民生存之土於大洋之中,受本縣民眾區區敬奉,何足道也。”泰安知縣王忠毅溫言說道:“宣節校尉此去建業覆命,必然會得到大王和軍部重重封賞,前途不可限量呀!”

“不敢不敢,大人過譽了。”陸祖生謙遜地擺擺手,“我等奉命探索未知大洋海路,乃是我輩海軍應由之責。如此,當不得大王和軍部厚賞。”

嘴上雖然如此說著,但陸祖生心中卻是頗為自豪。一年時間,跨越了浩瀚的太平洋,穿過兇險萬分的大西洋,然後橫跨印度洋,經歷兩大洲,期間發現島嶼十數個,還在美洲南端的麥哲倫海峽粗粗設立了一處據點。更讓人欣慰的是,失去聯絡的“風行4號”探索船在4月25日,就已安全抵達了漢洲東部的雲陽(今澳洲東部麥凱市),人員也無太多損失,讓人大呼幸運。

如此,整個探索艦隊官兵在航行過程中,前後也僅損失四十七人,除了戰鬥、意外、失蹤等原因造成的損失外,患病死亡人員不到十人,與西方那幾次偉大的全球航行相比較的話,可謂損失輕微。

但探索艦隊的收穫卻是巨大的,不僅證實了由南緯西風帶前往美洲大陸航線的可靠性,還在沿途陸續發現可作為中途補給的若干島嶼,更實地探查了西屬美洲大陸的東西海岸情況,為此後經略美洲大陸,奠定了必要的前提條件。

在碼頭送別了探索艦隊一行官兵,泰安知縣王忠毅領著一眾官員和商人緩步朝城中走去。

“蘇掌櫃,你那脫粒機改的如何了?”就要進城時,王忠毅突然轉身朝一名商賈模樣的人問道。

“回知縣大人,那個脫粒機器按照原有模型,擴大數倍後,卻無法正常工作。幾名工匠已研究十餘日,始終不得其法。”泰安縣“永裕”糧食加工廠掌櫃蘇桂成連忙恭敬地上前答道。

“哦?”王忠毅眉頭皺了起來,“一個月前,本官不是將機器運轉的原理告知你等,只要按照圖示所做,將其稍稍擴大一點,就算不能大用,也不至於無法執行呀!”

“大人,恕我等愚鈍,無法參透大人所提示。那機器……確實難以製作。”蘇桂成臉色漲紅,臉上說不出的尷尬之色。

“也罷,官署中也無甚大事,待我隨你走一遭。去看看那機器擺弄成什麼樣子了。”王忠毅轉頭吩咐一名巡警牽馬過來,就要去城外那處農莊,檢視脫粒機的研製程序。

跟在身邊的幾名泰安縣官員均不禁搖頭失笑,這位大人原先是海外領地廣寧堡(今印尼爪哇島西北芝勒貢市)的指揮使,治政水平那是無可挑剔。屯殖開荒、移民安置、建立各種工坊廠礦,短短兩年時間便將這個剛剛升格為縣的泰安弄得好生興旺,在整個泰安地區被稱為能吏,說不定過幾年泰安總管區撤除後,升格為府,很有可能是第一任知府的最有力競爭者。

但這位大人在日常庶務之餘,卻喜歡搗鼓一些機器,還經常曉諭轄下官員和百姓,積極主動的發揮主觀能動性,響應內閣工部號召,多做發明創造,改善民生。

眾所周知,漢洲西南地區已經成為齊國最主要的穀物糧食生產基地之一,每年除了維持本地區和西部總管區十餘個沿海城鎮的糧食供應外,還為建業府提供數千噸優質小麥,滿足當地的穀物類食品需求。

因而,鑑於泰安縣巨大的小麥產量,每年的收穫季節都會囿於穀粒和穀殼分離,需要耗費大量人力,依靠自然風來進行人工揚場。這位知縣大人見此情形,硬是組織了數十名工匠,開發設計了一種揚穀機。

揚穀機是一種簡單的手搖機器,它能夠產生人造風,使農人可以在任何天氣情況下進行風選,將穀粒從穀殼(以及其他不需要的殘渣)中分離出來。

農人以穩定的速度轉動手柄,使得機器內部的風扇得以旋轉併產生一股氣流,這股氣流直接穿過一個狹窄的水平導管。一旦風速足夠,農人就會向機器頂部的漏斗中傾倒穀物。穀物從空氣流中透過時,任何質量輕的成分會從另一邊被吹出。穀粒自身由於質量大,會經過一個斜槽向下掉落在另一邊出口。

這種機器極大地方便了農人穀物脫殼,即使在無風或者陰雨天環境中也能進行,加速了糧食處理的過程。王忠毅對此並不滿足,他還吩咐工匠們努力將這種機器配備上蒸汽機,想用源源不斷的蒸汽動力,來替代純手工,以提升該機器的工作效率。

當這種機器被工部和農部獲知後,立刻將其推廣到國內其他地區和幾個海外領地。然而,在授予該機器專利權和發放獎金時,不由犯了難。要知道,此前十餘年間,許多發明創造授予的專利和各種獎勵,都是針對工匠和普通民眾,還未曾有官員因此獲得以上權利。

最後還是經齊王批准,工部將這項發明專利授予了這個“不務正業”的泰安知縣,併發放了兩千塊漢洲銀元的獎勵。

似乎是受到了鼓舞,這位王大人又開始琢磨起如何給穀物脫粒的機器研製。幾個月前,因為移民季的到來,多達一千二百名來自大明和安南的移民分配到泰安縣,許多移民安置工作必須由他親自主持和規劃,因而暫時拋下了脫粒機的研究和製造。

如今,各項庶務基本安排妥定後,王忠毅便想起了脫粒機的研製。

穀物脫粒是作物收穫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將收割後作物的穀粒從穀穗上脫下,同時儘可能的將其他的脫出物如短莖稈、穎殼、雜物與穀粒分離出來。

穀物脫粒的難易程度與穀粒和穗軸及穎殼的固著強度密切相關,穀粒的固著強度又與作物種類、品種、成熟度和溼度有關。據測定,小麥比水稻、秈稻比粳稻易脫粒;成熟度高、溼度小比成熟度低、溼度大的易脫粒。

脫粒裝置對穀物脫粒的機械作用過程比較複雜,在某種作物脫粒時常以某種作用力為主,也有靠幾種作用力的作用來完成脫粒,一般有衝擊、揉搓、梳刷、碾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