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一章 大勢(第2/2頁)
章節報錯
“若是孫可望真的篡了大明皇帝位,我們該如何應對?”
“其實,對於大明皇帝最好的結局,就是成為一個虛君,一個名義上的國家首腦,將所有軍政大權盡數賦予孫可望。如此,或許可以保證大明境內各方勢力的平衡,不至於分裂,甚至彼此攻伐內鬥,而大明皇室也能得到一個好的歸宿。”齊天說道。
“但我們華夏數千年曆史程序中,但凡權臣或者篡位之輩,似乎極少能善待前朝皇族。對此,我們只能派出信使代表前往南京,極力勸服孫可望勿要做出悖逆之舉,以免如今大好的抗清局面再次出現反覆。但我們也要做最壞的打算,不可低估孫可望會憑藉現在擁有的實力而滋生強大的野心。”
“我們需要據最壞打算,增兵大明地區嗎?”齊子興躍躍欲試地問道。
“你覺得我們需要增兵嗎?”齊天笑著反問道。
“無論大明出現何種情況,我們齊國都應該將現有兵力進行相應增加。”齊子興鄭重地說道:“若是因孫可望野心滋生,而至南方大亂。我們齊國可駐兵襲擾清虜北方地區,使其不能大舉派兵南下。若是孫可望暫時收了篡位野心,聯合南方各個抗清勢力,準備北伐中原,我齊國亦可以奇兵於清虜側後予以響應,使清虜顧此失彼。另外,加大派駐軍隊於大明地區,還能有利於我齊國更為方便的收攏移民,鞏固和維護我齊國在大明沿海地區的政治和經濟利益。”
“呵呵……”齊天輕笑幾聲,“你是不是覺得我們齊國去年在鴨綠江邊一戰而滅清虜三萬大軍,就以為清軍戰力不堪,進而想著憑藉我齊國獨自的力量便能硬撼清虜?不要忘了,對於任何一個處於上升期間的政權組織,他們的適應能力和學習能力是極為強大的。清虜在鴨綠江邊吃了這麼一個大虧,以後再想如法炮製,殲滅清虜大量有生力量,恐怕就很難實現了。以後,清虜與我齊國軍隊作戰,會更加小心謹慎,若是軍中帶隊將領輕敵大意,說不定反而會讓人家尋了空子,給我們以重創,也未可知。”
“父王所言極是。”齊子興怔了一下,隨即點頭稱是。
——————————
“以後,你們若是有什麼需要,或者受了什麼委屈,儘可來宮中尋我。”朱媺娖看著面前幾個孩童,眼中充滿了憐愛之情。
“多謝王后!”一名五歲的男童回頭看了身後的嬤嬤,隨即帶著幾個年齡更小的孩童,恭敬地跪倒在地,給朱媺娖磕頭行禮。
“快起來,快起來!”朱媺娖心疼得將幾個孩童扶了起來,“在這裡,都是家人,無需行此大禮。孫嬤嬤,快去搬幾把小椅子過來。”
“來漢洲之前,父皇讓我們一切事務均聽從王后安排,母后臨走時,也吩咐我們要將王后當做……當做我們的母后看待。”那名孩童仰著頭,看著朱媺娖,“在漢洲,我們以後就不會有任何危險了,齊王和王后會保護我們。”
“放心,到了漢洲,沒人會傷害你們。”朱媺娖鼻子一酸,輕輕地拉過身前的三個孩童,將他們摟在懷裡。
這三個孩童是大明廣德皇帝的子女,在去年十月繼皇帝大位後,面對孫可望把持朝政的局面,為防不測,除了將七歲的太子留在南京外,特意將其他幾個子女交與齊國移民船隊,帶回漢洲,以託庇於齊王。
當年,登萊被清虜攻滅,永初帝和幾個子女盡數葬身蓬萊城中,未曾留下一個永初皇帝的血脈。因而,定王朱慈炯在南京繼位後,深以為戒,才做出託付子女至漢洲的舉動。
除了廣德帝的幾個子女外,隨行的還有十餘位朝中文武官員的子女,顯見,也是做了最壞的打算。在這個亂世當中,不是清虜攻過來,進行屠城殺民,就是各路軍閥殺過去,之間彼此攻伐,甚至朝廷內部傾軋政爭,其後果無不慘烈而決絕。為後路考慮,以及家族血脈延續,將部分子女家眷轉移制一個安全的地方,自然成了勢力人家的應有選擇。
齊國進駐大明沿海以來,扶保永初,建設登萊,還屢創清虜,顯現出強悍的戰力。尤其是去年二月,於鴨綠江邊一戰覆滅三萬八旗主力,震動天下。因而,大陸那些想要避難海外的勢力之家,便會更多地考慮轉移至漢洲,託庇於齊國治下。
受大陸戰亂局勢的影響,近幾年來,自發移民漢洲的明人越來越多。稍有資產的商賈富戶會選擇合租(買)一艘福船,隨著齊國移民船隊一路來到漢洲本土,建房置地,興殖產業,倚為後路。普通的窮苦人家,則拖家帶口,或尋到齊國移民船隊,隨同移民漢洲,或數十上百人聚合一起,搭乘各類大小船隻,奔赴安南或者琉球的幾個齊國領地,等待齊國移民官員進一步安排。
據移民部官員粗略統計,位於安南的幾個領地,數年間湧入的大明難民不下十萬之眾,而漢興島(今日本宮古島)、興和島(今日本石垣島)等幾個琉球領地,也聚集了不少於兩萬的難民。
在今年移民季結束後,移民人數恐會再創新高,預計將達四萬二千餘,若是加上自發移民、各地採買的婦人、國內人口出生,共計新增人口七萬餘,使得齊國人口規模達到六十五萬餘。若是以這般增速來計,齊國人口突破百萬人數,也就在未來四到五年時間。
1秒記住網:。手機版網址:
1635漢風再起 /info989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