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二章 清軍的異變(第2/2頁)
章節報錯
數日前,當沙爾虎達率領兩千餘八旗士卒從鴨綠江北岸艱難返回義州城時,正遇到無數的清軍從江面潰逃回來。聞知大軍主帥嶽樂中炮陣亡,昂邦章京瑪爾塞、固山額真喀喀木、梅勒章京噶褚哈等以下數十名八旗將左悉數戰死於北岸土壘前,沙爾虎達等一干八旗將領當即如墜冰窟,彼此相顧無言,有些茫然無措的感覺。
護軍統領索寧回過神後,便建議,率領僅剩的四千餘滿蒙八旗官兵,再驅所有漢軍同攻江北聯軍土壘,與敵相拼,為我大清流盡最後一滴血。
主帥陣亡,大軍敗北,所有八旗將左即使僥倖逃回遼東,也會遭到朝廷的嚴厲懲罰,奪職罷官削爵罰俸這般輕微處罰是不用想了,等待所有人的命運只有一個,那就是被朝廷斬首示眾,全家皆被籍沒為奴。既如此,何不轉身勠力殺敵,求仁得仁,多少也可為家人脫罪。
沙爾虎達卻在沉默片刻後,及時喝止了眾多一心求死的八旗將左。聲言,諸將戰死於陣前,當為輕而易舉之事,並可為家人脫罪,但麾下數千八旗部伍卻不該如此白白消耗。我大清國族人丁稀少,補充不易,理應將其盡數儲存,以為後路。他泣血懇請眾多八旗將領,隨他一起將這僅剩的四千餘八旗部伍,安全地帶回遼東,不使他們無謂地犧牲於此。
除了寥寥幾名八旗將左斥責沙爾虎達此舉乃是苟且偷生,為顧惜自家性命而變相為己開脫,堅決要求諸將帶兵轉身再攻對岸聯軍土壘。
千古艱難惟一死,更何況有人建議退避他處,以待後事。雖然眾將想要為家人脫罪,只有戰死於陣前。但沙爾虎達所言卻極為有理,我大清八旗核心部伍僅數萬之眾,若是將此僅剩的四千餘精銳八旗部隊再白白消耗於齊軍火器打擊之下,豈不是直接削弱了我大清的核心力量,動搖了我大清的統治基礎。
於是,四千餘滿蒙八旗官兵在奪取了大營中僅存不多的糧食和帳篷後,直接引兵往西北方向奔去,做出要從鴨綠江上游山林處逃回遼東的架勢。
但沙爾虎達領兵往西北十餘里後,突然掉頭往東南而行,竟然是直奔朝鮮腹地殺去。
清軍一路經鹽州、東林、宣川、定州、安州等數座城池要隘,奔行百餘里,但均無多少繳獲。無奈之下,清軍只能宰殺部分馬匹,以為全軍果腹。在行至平壤城時,雖然沿途不斷地四處劫掠,但所獲均不多,使得凍餓而斃的清軍達一千三百餘。
朝鮮總戎使申瀏半個月前,領兵三千,一路尾隨清軍北返,待行至平壤時,便已確定,清軍確實要撤離朝鮮返回遼東。另外,他還收到一個訊息,在清軍的後路,有一支軍隊竟然堵在了鴨綠江邊,試圖阻擊清軍的撤離。
不過,申瀏卻不敢領兵繼續向北,與那支據守在鴨綠江邊的軍隊前後夾擊清軍。他非常明智地將部隊停駐於平壤城,並向漢城傳回捷報,大軍在他的率領下,經過一番艱苦卓絕的戰鬥,逐退韃虜,順利收復平壤。
申瀏領兵駐守平壤後,一邊收攏四散的官員和百姓,一邊等待鴨綠江邊傳來清軍徹底退回遼東的訊息,就會帶兵進駐義州城,並再次向漢城報捷,宣告清軍被徹底逐退,收復所有被韃虜攻佔的國土。對於鴨綠江邊那支敢於阻擊韃虜北返的軍隊,朝鮮總戎使申瀏並不報以希望,認為可能是大陸的明軍想趁韃虜撤離之際,發動一次突襲,佔點便宜而已。那麼,他們被韃虜擊潰殺散,也是大機率事件。
然而,申瀏還未收到清軍渡過鴨綠江撤離朝鮮的訊息傳來,卻等來了數千如狼似虎的八旗軍兵迴轉,並於夜間突然攻入平壤城,將駐守的三千餘朝鮮官兵迅速擊潰,隨後便對全城又展開了一場血腥屠殺。
“希岱,帶人去約束一下城中秩序。”沙爾虎達轉頭向一名八旗參領吩咐道:“若是將朝鮮人屠盡了,未來幾個月,何人幫我們做事。”
“嗻!”希岱應諾一聲,帶著十餘名甲騎下了城頭,騎上戰馬,往一片喧囂的城中奔去。
“都統大人,我們需要駐守平壤城嗎?”賴達問道。
“方圓數百里範圍內,只有平壤這座大城,尚能勉強棲身。”沙爾虎達長長地出了一口氣,“而且,咱們兵少,也無力向朝鮮南方推進。所以,只能暫且據守此城,待天氣轉暖,我們再派人返回遼東,請示朝廷下一步方略。”
“……朝廷會如何處置我們?”沉默半響,賴達突然問道。
“……除了賜死,家人籍沒為奴,還有別的下場嗎?”沙爾虎達慘然一笑。
“都統大人,你是虎爾哈部瓜爾佳氏的人吧。”
“嗯,我是虎爾哈部瓜爾佳氏。”沙爾虎達奇怪地看向賴達。
“我是烏拉部索綽羅氏的。”賴達說道。
“你想說什麼?”
“數十年前,我們都是被建州愛新覺羅氏所征服,成為如今大清朝廷轄下的八旗將左。”
“……”沙爾虎達不解地看著賴達。
“我等父祖為愛新覺羅家拼死賣命數十年,這才有了擊敗明廷,為我大清創造了入主關內,席捲天下的機會。”賴達繼續壯著膽子說道:“這十幾年來,我們攻偽明、戰流賊、徵漠北,大小血戰數百場,立功無數。此次我們又奉命攻略朝鮮,臥冰飲雪,一路斬將奪城,幾欲滅亡朝鮮。但不料在鴨綠江邊遭到齊藩軍隊強力阻擊,致使大軍敗亡,嶽樂身死。如今,我等領殘兵反身再擊朝鮮,攻佔平壤,以儲存八旗軍力,卻要徒勞的據此以待朝廷諭令,等著引頸就戮,家人籍沒為奴。……一念至此,甚為不甘呀!”
“你欲如何?”
“愛新覺羅家不該如此苛待我等。”
“……軍法無情,且朝廷自有法度。何獨你一人在此抱屈叫冤?”
“鴨綠江邊那般情勢,即使京師中那愛新覺羅家的福臨親至,也未能有此更好結果!”
“賴達,你大膽!”沙爾虎達聞聽賴達竟然直呼皇帝名諱,抽出長刀,架在了他的脖頸上,“身為八旗子弟,你要作反嗎?”
“都統大人,我只是不想這般屈死。”賴達獰聲說道:“想必此時軍中諸多將領,歷經千辛萬苦,九死一生,好容易逃至此處,恐怕都不會甘心被朝廷一紙詔令,就白白喪命於刀斧之下。……都統大人,你心中可願呀?”
“可是…,可是……,我等家人,皆在京中……”沙爾虎達眼中閃現一絲猶疑,握刀的手也略顯遲緩。
“與其家人籍沒為奴,莫如被朝廷殺了倒好……”
“朝鮮即在遼東邊側,如何逃得過朝廷征討?”
“數月前,都統大人嘗與我等言及,黑龍江之北,山高林密,隱有部落野人無數,且武力不堪。既如此,不如就躲到那裡去,征服極北之地,擄野人為奴,也能快活享受餘生。若有可能,說不得也能成就愛新覺羅氏那般基業。”賴達見沙爾虎達意動,遂繼續勸說。
“……數千里路,我等欲往,談何容易。”
“我等在此數月間可先四下劫掠朝鮮各地,帶足補給,待天氣轉暖,再驅數萬朝鮮百姓,一路往北。”賴達臉上佈滿猙獰,“就算用幾萬條人命,也能蹚出一條通道,前往那極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