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1年4月18日,巴達維亞,市政廳。

“阿普頓先生,我們東印度公司若這個時候趁著漢洲所有主力艦隊前往明國海域和那鄭芝龍交戰之際,派出一支特遣艦隊去偷襲他們漢洲本土,你覺得會如何?”荷蘭東印度公司巴達維亞海軍司令格里斯·科佩特少將微笑著說道。

“哦,那我們依舊會在他們漢洲本土碰個頭破血流。”雖然知道科佩特少將是在開玩笑,但弗雷德·阿普頓還是鄭重地警告他,“儘管漢洲的主力艦隊大部分調往明國海域,但本土的防守還是固若金湯的,可不是我們能輕易可以攻克的。要知道,漢洲本土的人口已有四十多萬,可隨時徵召大量的民兵來應對來自任何外部的入侵。”

“阿普頓先生,你似乎一直以來,都在竭力避免我們東印度公司與漢洲發生武裝衝突,而且還堅持與他們加深經濟貿易往來。……為什麼?”

“因為,我們東印度公司的經營宗旨,就是為了獲取更多的商業利益,為股東賺取數之不盡的利潤,更是為了不斷的發展壯大我們的東印度公司。”弗雷德·阿普頓說道:“而和漢洲發生戰爭和衝突,是會阻礙我們實現上述目標。因為,漢洲是一個實力不弱的地區強國,而我們,僅僅是一家聯合股份公司。”

“所以,阿普頓先生,作為公司的高階職員,你的家人,就可以持續幫助漢洲人,損害我們東印度公司的基本利益?”

“科佩特少將,我不是很明白你所說的話。”弗雷德·阿普頓正色說道:“你究竟想表達什麼意思,請直接說出來。”

“維特·阿普頓,是你的侄兒吧?”格里斯·科佩特少將板著臉問道。

“是的,小維特是我的侄兒。他難道做出了有損公司商業利益的事情?”弗雷德·阿普頓聞言,有些心虛,他授意侄兒私下裡從漢洲本土獲取了大量的廉價工業製成品,然後運到望加錫、馬六甲、錫蘭以及印度,完全繞開了東印度公司的商業渠道,甚至不少商品還直接售於葡萄牙人,完全違反了東印度公司在遠東地區商業運營規定。

若是,小維特的“走私行為”被格里斯·科佩特少將抓個正著,那自己還真的無法對此進行辯解。這種經營行為,可以說是寄生在龐大的東印度公司的軀體上,利用公司的資源,卻以私人利益為主而進行的一種“體外經濟”迴圈,擷取了本應該屬於東印度公司的商業利潤。

甚至,有時候為了遮掩這種“走私行為”,維特·阿普頓還將轄下的兩艘商船偽裝成漢洲的商船模樣,船頭也懸掛著表示漢洲身份的赤色黃龍旗,再加上售賣大量貨物與葡萄牙人,這完全是一種赤果果的“通敵”行為。

“維特·阿普頓曾經接觸過公司旗下許多優秀的海軍軍官和水手,然後這些人服役期結束時,立即轉投了漢洲,為漢洲的海軍和商船服務。”格里斯·科佩特少將惱怒地說道:“要知道,在以前,公司旗下絕大部分即將服役期結束的軍官和水手都會選擇繼續與公司續約,簽訂一個令雙方都比較滿意的僱傭契約。”

“而如今,那些人全部選擇離開了我們東印度公司。你知道嗎,阿普頓先生,在歐洲招募一名合格的軍官和水手,是非常不容易的。而且,即使招募到了合格的軍官和水手,抵達遠東地區,他們最少也要花一年時間,才能讓他們熟悉和了解東印度群島海域的一些情況。這意味著我們的商船在往來各個商站和貿易市場之間,他們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更多的精力。尤其在面對地方衝突的時候,他們會表現得有些稚嫩。”

“科佩特少將,據我所知,公司旗下每年都會有若干結束服役期的軍官和水手,投向漢洲,為他們的海軍和商船服務。畢竟,漢洲給出的待遇要遠遠高於我們東印度公司。因此,你不能無端指責小維特在其中做了某些不道德的行為。”弗雷德·阿普頓聞聽科佩特少將是來責問公司旗下海軍軍官和水手轉投漢洲的事,稍稍鬆了一口氣。

“但是,近兩年來,結束服役期轉投漢洲的軍官和水手人數是越來越多了。”科佩特少將苦笑道:“尤其是跟你家小維特接觸過的眾多軍官和水手,這應該不是一種巧合吧。小維特是在幫著漢洲人招募僱傭軍,是這樣嗎?”

“……”弗雷德·阿普頓立時語塞,心裡不由惱恨自己的侄兒,為何幫漢洲招募個水手和軍官,都如此毛躁,讓科佩特少將抓住了痛腳。

“小維特幫著漢洲人招募僱傭軍,想必是將這項事務當做了一個很好的生意,其中也獲得了不菲的回報吧。”科佩特少將笑著說道,然後站起身來,整理了一下軍裝,戴上了軍帽,轉身走出了阿普頓的辦公室。

弗雷德·阿普頓呆坐在椅子上,木然良久,最後突然笑了起來。

自一年多前,第二次漢荷戰爭結束以來,因為戰事不利,東印度公司前後損失三十餘艘艦船,科佩特少將作為海軍司令,備受多方責難,要不是在國內有深厚的軍方背景,德林總督早就將他解除職位,趕回荷蘭本土了。

而科佩特少將本人據說已經準備在年底,跟隨返回歐洲的船隊,離開巴達維亞,告別這個令他名譽掃地的荒僻之地。

既然如此,科佩特少將應該不會以他“崇高”的敬業精神,來抓一個算不上多麼嚴重“挖牆腳”的事件。

那麼,他貌似不經意地過來點出這件事,其目的自然不言而喻了。看來,過些時日,得讓小維特親自去拜訪一下這位即將離開的巴達維亞海軍司令。嗯,去的時候,要帶上一些貴重的“禮物”。

在利用人力方面,齊國是已經發揮到了極致。蓋因,漢洲本土荒蕪,宣化、威遠環境惡劣,許多移民據點的前期開發,齊國都會大量強徵土人,讓其進行環境的初步改造和建設,然後才會慢慢填充來自大明的移民。

當然,除了那些環境惡劣的移民據點開發建設,在漢洲數量眾多的礦場中,也消耗了累累土人的屍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