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六章 聚兵(四)(第2/2頁)
章節報錯
隨後,牛虎派出數名軍官至風水河北岸,代表登萊太子勢力,認可了劉澤清和李本深等人的反正行為,並要劉、李等反正將領在安排好部伍後,隨齊國艦船赴蓬萊,面見太子,接受封賞。
8月13日,李本深部進入靈山衛、日照、諸城駐防。
8月16日,劉澤清部進入莒州(今山東莒縣)、沂州(今山東臨沂市附近)、安東衛(今山東日照市嵐山區)、海州等地駐防。
8月19日,齊國陸戰隊攜自救軍乘船離開靈山衛,返回南長山島。
8月24日,北京。
多爾袞聞報南征大軍圖賴部於萊州靈山衛附近大敗,僅帶數百甲騎經臨朐,逃回青州,勃然大怒。著命鎖拿圖賴回京,除爵,罷職,並投入監牢,部議論罪。
看著殿中在座的滿漢官員,均是神情嚴肅,面露惶恐,多爾袞得意之餘,也不免有些氣惱。如今局勢,對我大清而言,是喜憂參半。
7月以來,各路大軍捷報頻傳,多鐸和阿濟格聯合將李自成從陝西攆到四川。隨後,阿濟格獨自追擊李自成,亦是連戰連捷,在湖北、河南、江西,打得他丟盔棄甲,幾不成軍。
而多鐸領南征大軍,出河南,入兩淮,更是勢如破竹,銳不可當,各路府縣,數鎮明軍蜂擁投降,而且還一鼓作氣打到了長江邊上,並佔據了江北重鎮揚州,俘殺弘光朝廷的江北督師史可法,一時間聲勢浩大,眼看著就要渡過長江,徹底擊垮弘光政權。
誰知道,明軍水師強大,數次挫敗了多鐸的強渡長江行動,未能進抵江南。不過,即使如此,多爾袞也是非常滿意的,北人不善水戰,兼之江南水網密佈,暫時飲馬江邊,他也能接受這個現實。
隨後,多鐸分出數路兵馬抄掠江北各地,鞏固並擴大清軍佔領地區,也是沒錯,並取得巨大成果,一路攻佔了泰州、海安、南通等江北地區。分兵博洛北攻淮北,逼降了劉澤清,佔淮安、海州、徐州,與山東西部和河南一片清軍佔領區連成一片,確保了自身後路。
圖賴督李本深、劉澤清部往攻登萊,開始也是連戰連捷,然而,就在多爾袞以為,可以趁此機會,覆滅那偽明太子登萊勢力時,卻突然收到了清軍後路被斷,降軍譁變,圖賴大敗於靈山衛的訊息。
上個月因漢官孫之懈上書,要求國中全體臣民一律剃髮異服,多爾袞在看到清軍不斷取得戰場勝利後,不免信心開始膨脹,隨即再度頒佈剃髮令,讓原明朝官民剃髮易服,改穿滿人服飾。但這卻掀起了軒然大波,天下為之騷動。河北、河南、山西、陝西、山東西部等地,爆發無數反抗事件。原本平復的地區,又起波折,各地紛紛又舉起反清復明的大旗,令整個北方局勢驟然緊張。
多爾袞隨即命剛剛因無詔班師而被降為郡王的阿濟格領兵四處平叛,以平復北方動盪而混亂的局勢。但如此一來,不僅牽扯了清軍大量兵力,還使得各地賦稅糧草難以徵集和調運,若是短時間內未能緩解,可能會影響到整個北方的穩定統治。
“大學士,你認為此時,我大清該如何去做?”多爾袞見眾多滿漢官員均是閉口不言,心中不免惱怒,壓下了一絲火氣,溫聲朝洪承疇問道。
“攝政王,剃髮令先緩一緩吧。”洪承疇拱手說道:“先鞏固北方,夯實基礎,再謀江南和其他各隅。”
多爾袞聞言,眼角跳了跳,便要想斷然拒絕,但看到洪承疇懇切的神情,長吸一口氣,冷聲問道:“孤問的是登萊之地,該如何入手?”
洪承疇心裡微微一嘆,攝政王如此,那就是明知道剃髮令引發了整個北方局勢不穩,但仍舊不願意妥協服軟,以他所言,未能剃髮易服,就是不願屈從於大清的統治,就是心懷明朝故國。
“攝政王是心繫整個天下,還是僅為平復胸中一時怨念?”
“孤自然是心繫整個天下,為我大清一統寰宇,建萬世基業。”
“既然如此,莫若先隔絕登萊,集大軍平定闖逆、西賊和偽明後,再以雷霆之力,再行覆滅那偽太子一系。”
“登萊毗鄰山東,靠近河北,乃心腹掣肘威脅,何如暫時棄之不顧?”
“我大清數次征討,接連小挫,兼之其有海上舟船之利,難以一時克之。若要集大軍往攻,恐會讓闖逆、西賊和偽明獲得喘息之機,使其各自得以整頓內政和兵馬,會漸成大勢。”洪承疇緩緩地說道:“然登萊之地,不過數十府縣,人口百餘萬,發展潛力委實有限,難以成就大勢。若我大清以迅雷之勢,逐個擊滅其他地方勢力,屆時,攜全國之力,何愁不滅登萊?”
多爾袞沉思良久,輕輕地點了點頭。
1635漢風再起 /info989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