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二哥登場(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個月前劉漢收到了來自家族的回信,信中簡單概述、劉漢的父親劉世義暫時來不了、但一船的人不會少。
1861年8月22日,咸豐皇帝病逝行宮,黃龍旗國最後一位擁有實權的皇帝就此結束。
劉世義是在第二年的三月份才聽到皇帝駕崩的事情,所以一時間放棄了去往英格蘭。
正所謂帝國不行換皇帝,新皇帝新氣象、一朝天子一朝臣、總算是關機重啟了。
尤其是當下的皇帝是個兒皇帝,劉世義認為自己大有可為、不需要去往英格蘭另謀出路。
劉世義依靠自己的人脈關係,迅速與浙江巡撫左宗棠建立聯絡、成為朝廷認可的義商。
明眼人都能夠看得出來,左宗棠一定能夠拿下浙地、閩地,將太平軍橫掃一空。
左宗棠可是有著中法混合軍“常捷軍”、中英混合軍“常安軍”,實力遠遠超過李鴻章。
李鴻章沒有南下,而是帶著淮軍去平定蘇州、上海等地,可謂是捷報連連。
如此大好的環境之下,劉世義心安定許多、心想太平軍不過如此、朝廷想收拾誰就收拾誰。
敗給洋人並不丟臉,咱們千百年來、不都是跌倒了重新站起來繼續奔跑。
劉世義審時度勢,認為家族不能繼續經商、必須要謀取權力,成為‘紅頂商人’。
投資的左宗棠絕對不會虧本,他的能力與手段、讓劉世義無比的敬佩、直接視為自己的榜樣。
左宗棠可不是簡單的武官,他是上馬打天下、下馬治天下的人,中國第一個新式造船廠就是他推動的。
看著左宗棠和李鴻章的種種措施,所有人都認為黃龍旗國要進入同治中興了!
因為皇帝年幼沒有權力,所以地方上的權臣權力大得可怕,他們無不是地方諸侯的存在。
劉漢不得不佩服自己便宜老爹的眼光,大家族的掌門人能力手段就是強悍。
如果不是知道原有的歷史,真的認為黃龍旗國還有著百年的壽命。
這是信的上半段內容,詳細的概述了一下國內的情況、以及之後要做的事情。
商人在黃龍旗國的地位很高的,不僅可以買官買爵、還能操控局勢。
清朝末期最鼎盛的紅頂商人盛宣懷,他的家族就很強大,盛宣懷的祖父是盛隆、嘉慶年間的舉人,曾擔任浙江海寧知州(市長)。
盛宣懷的父親盛康,甲午戰爭那年的舉人,四年後又中了進士,曾在鄂地武昌鹽法道任職(分管食鹽產銷的高官)。
盛康在鄂地任職的時候,還負責軍隊後勤工作、同時結交上在武漢奉命抗擊太平軍的李鴻章。
像是這種家族在黃龍旗國只多不少,劉世義是看得無比心動,自己的家族何嘗不想如此風光!
你們盛家和李鴻章搞關係,那我劉家就和左宗棠搞關係,總之大樹下好乘涼。
信的下半段寫了劉漢的二哥劉事常因為包庇了一位殺官的人,所以將他發配到英格蘭。
同時家族與西方的貿易正式開展,由劉洪志全權負責、劉事常算是個監工、劉事漢負責打通西方關係。
劉氏家族主要產業是造船,準備從西方這邊引進先進造船科技,同時購買大船。
其次是轉賣一些絲綢、茶葉、瓷器等物資,這些東西根本就不愁賣不出去。
劉漢、劉洪志、蘇子晴三人站在金絲雀碼頭,按照時日來算、今天應該到港。
“少爺!我突然想起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劉洪志突然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