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皇家帝務(第1/2頁)
章節報錯
整理完畢所有的思緒之後,亞歷山德麗開始把劉漢當做自己人,這算是忘年之交。
劉漢以真心待人,亞歷山德麗自然不可能把他當成外人,自己還需要劉漢幫自己稱帝。
亞歷山德麗喝著杯中的武夷山紅茶,自己現階段的權力還是有著,足夠幫助劉漢。
議會那邊的阻力不會太大,都是一群見錢眼開的商人,給足錢你就是他們的親爹親媽。
“我準備建立皇家帝務組,你來擔任組長,專門負責稱帝的諸多事情與關係。
你看這個組需要什麼許可權,我在我的能力範圍之內,會幫你爭取到,議會多半會妥協。
這不僅僅是我個人的榮譽,更重要的還是英格蘭的榮譽!誰也無法阻擋英格蘭成為帝國!
只有英格蘭帝國才能名副其實的執掌世界,這是每個英格蘭國民的使命。”亞歷山德麗敲定總綱。
“皇家帝務組?我需要查閱與調閱的許可權!想要將海外的所有殖民地牢牢掌控,不掌握詳細資訊是白日做夢。
同時還需要武裝的力量,有些事情女王陛下你無法出面,必須由我出面解決麻煩。。”劉漢還沒有說完便被打斷。
“我覺得你對局勢的分析很透徹,對於未來十年、二十年的佈局有著戰略性的眼光。
你能說一下當下的俄國嗎?整個西方最令人害怕的不是法蘭西帝國,也不是普魯士王國,而是體型龐大的俄國!
他們對土地是極度的貪婪,一直有著支配整個西方的野心,英格蘭理應擊碎他們的幻想。
現在他們迫切的尋求著出海口,就是想要衝破我們的束縛。”亞歷山德麗直說著。
劉漢陷入了沉默中,歷史中俄國和英格蘭的衝突是接連不斷,雙方在中東地方扳手腕。
說來好笑,俄國的繼承人和英格蘭的繼承人也在中東扳手腕,雙方都死在了同一個地方。
歡迎來到,‘帝國的墳墓’。
很明顯!亞歷山德麗娜暗指的是‘英阿戰爭’,一個打了3次共80年的戰爭。
太陽終究落下了!
第一次英阿戰爭是1839年,當時英格蘭軍隊是勢如破竹的攻勢拿下喀布林,剛以為自己無敵了,便被迎頭痛擊。
各地開花的游擊隊在俄國的扶持之下,打得英格蘭軍隊惶恐又惶恐,拼命的呼救需要支援!
1841年11月2日,喀布林爆發起義,各地的游擊隊舉行聯合,他們迅速武裝喀布林市民,當晚拿下喀布林。
第二天一早,駐紮在城外的英軍剛準備吃早餐,發現城內變化大王旗,溫順市民們將槍口對準了自己。
“阿富汗的全國民眾都拿起武器反抗我們!”
1842年1月6日喀布林大撤退正式開啟。
1.6萬人的英軍一路潰敗(被伏擊、被偷襲、被夜襲),到達最後只剩1人(軍醫)存活。
歷時三年半的第一次英阿戰爭,在英僱傭軍(印度人、錫克人)的恐懼中落下帷幕,阿富汗人民慘勝。
對比同時期(1840年至1842年)第一次鴉片戰爭,那是一言難盡了!
劉漢知道英格蘭是大出血了,回頭就收拾了一頓印度,結果印度就搞了民族大起義。
距離第二次戰爭還有16年,記仇的英格蘭肯定會提前做準備,所以需要調整一下戰略。
“女王陛下!這道題我解不了!”劉漢搖搖頭,帝國的墳墓可不是浪得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