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服從多數”是一個很多人都熟悉並且預設的原則,在關於集體行動方面,有意見不一致的時候,大多根據這個原則進行決策。適用於各種群體,包括家庭。

比如晚飯吃餃子這件事,自認為是“一家之主”的李培風持反對票,另外三位卻贊成,那他也只能同意。

一整個白天匆匆過去,眾人在自己房間各忙各的,中午飯也沒有坐在一起吃,而是各自隨便吃了點零食和水果應付了事,留下更多的期待和胃部空間給了晚上這頓餃子。

李培風本來想到了下午四點多,再下樓合面做準備,但剛到了三點,便收到他敬愛親愛導師趙清歌的微信訊息。

三個字,鏗鏘有力的那種……

“包餃子!”

口真急!

李培風看了眼時間,還早,正碼字到興頭上也不想打斷,於是假裝沒看見,鍵盤一拔楞,繼續創作。

誰料到半分鐘後,又來了……

趙清歌:“包餃子!!”

晚點吃可會把您餓死了呢?

思路徹底被打斷,李培風鍵盤一拍,冷哼一聲,依舊決定裝死,他倒想看看自己若一直不回訊息,能有什麼後果。

大多數網文作者在碼字的時候是沒有感情的,或者說,他們在那個時間段,將所有的感情都投入到了書中的角色和世界。

這可以叫“專注時間”。

尤其是成功的網文作者,越成功也越無情,越成功也就越專注。什麼孩子車禍,父母生病,老婆羊水破了……根本打擾不到他們,更不能影響到這群碼字機器當天的更新。

李培風就有這個趨勢,這說明距離他真正不做人……不是,距離他成為真正的網文大神又近了一步。

“叮鈴鈴~”

趙清歌發完第二條訊息半分鐘後,李培風的手機響起微信語言鈴聲,沒錯,是他敬愛又親愛的導兒撥過來的。

不能裝死了,這要是還聽不見估計就該上樓敲砸門了。

李培風嘆了口氣,選擇接通:“喂?”

“沒看到我微信嗎?”

老趙的語氣很平靜,李培風略有錯愕:“您給我發微信了?抱歉,沒看到。”

“好,那我再說一遍。”

趙清歌一字一頓:“包餃子,下樓包餃子,聽到了嗎?”

我把您也給包餃子裡算了,吃趙清歌餡的,雖然老了點,但勝在口感勁道,餘味綿長,連蒸帶煮一個半小時,絕對飄香四溢,味道肯定也很不錯!

事已至此,雖然被打斷思路很不爽,但李培風也只能下樓,進入客廳張羅起來:“包餃子了,各位都放下手裡的事情,抽出寶貴的時間,出來幫我忙活忙活。”

“這麼快就做?”黃天萱第一個開啟房門,略有詫異:“才三點,我剛還吃了一個蘋果。”

為避免說出真話引發出麻煩,李培風理智道:“包餃子費時間,何況你們幾個還不會包,耗時會更長,現在包,五點半能吃上就算快的。”

趙清歌第二個出屋:“先做什麼?”

“您先坐著吧,問月,出來。”

將主臥門開啟,武問月正坐在電腦前開視訊會議的樣子,幸好也快結束了,匆匆交代幾句起身出屋,跟著李培風來到了廚房。

“怎麼弄?”

李培風開啟冰箱,看了下家中食材,隨口道:“只能做白菜豬肉餡的餃子了,再加上一點肥肉煉油渣放進餡兒裡,問月你負責把瘦肉剁成肉餡,肥肉切成小塊煉成油渣,然後切白菜餡。先這樣,再這樣,最後那樣……”

交代完餃子餡大致的做法,武問月聽得大差不差,便似懂非懂去忙活了,李培風則依次將面板和麵粉放到餐廳的飯桌上,準備開始揉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