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弘治中興 第六十九章 京報首期(第2/2頁)
章節報錯
“爺爺教訓的是,小的們明白了。”剛剛搬椅子的那個小太監連連點頭稱道,轉瞬又蹲下來給李廣捏腿捶背。李廣看著眼前這個會來事的小太監,輕笑道:
“看你倒是機靈,今日起就跟著我吧!”
那個小太監彷彿得到了巨大恩典,激動的連連叩頭,喊道:“謝謝爺爺,謝謝爺爺。”
正在這時,有眼尖的小太監喊道:“爺爺來了,看見錦衣衛了,他們應該來了!”
李廣聽見後,立馬打起精神,站起來整理了下衣服,咳嗽了幾聲,清理了下喉嚨裡的頑痰,眺望遠處。只見確實有一隊錦衣衛護送的一輛馬車緩緩前來。
錦衣衛們看見前面有一隊太監相迎,領頭的不正是宮中大太監,陛下身邊的紅人李廣?
“嘶,馬車裡的這個人面子可是真大啊,還好一路待他不薄,不曾怠慢了他。”
眼見錦衣衛到了近處,李廣高喊道“各位都辛苦了,陛下口諭:
命董光遠入京之後,安頓完即刻進宮面聖,不得有誤!”
…
乾清宮,西暖閣內。
朱佑樘正批閱奏章,忽聽宴海門外喊道:“皇爺,山東青州人董光遠到了,您準備安排他何時覲見?”
“讓他現在進來吧。”
隨著大太監李廣小心翼翼的在前面領路,一個身高八尺有餘、濃眉大眼、額頭飽滿的人進入朱佑樘視角。
這人雖然初入皇宮、初次面聖,但卻並沒有慌張、害怕,而是從容不迫的跪倒在地行禮道:“草民董光遠見過陛下,陛下聖恭安!”
“朕安,起來吧。李廣,賜坐!”
董光遠落坐後才抬起頭仔細打量著這位大明帝國的掌舵者,見其儀表其偉、聰睿絕倫,身上頗有帝王君臨天下的氣質。
“先生一路上舟車勞頓辛苦了,本應該讓先生休息一晚,明日再進宮來。但朕為這京報一事已盼望已久,此番急召先生進宮,特聽先生對京報設立一事的看法。”
董光遠思襯片刻說道:“陛下雄才大略、聰睿絕倫。此番京報改制一事,臣在家中已有耳聞,對陛下佩服的是五體投地。自我大明建國以前,民間的報社就已經十分發達,但是報刊除了京報、還有塘報。民間的報房常常出重金向通政司衙門購買陛下的諭旨以及內閣六部的政令,但是二者並沒有用以辯識的方法,因此百姓常常將京報混當為邸報。時間久了,訊息有假有真,令人難以分辨。此次陛下命朝廷《京報》頭版印有報頭,提高京報辨識度,這是一個創舉啊!”
朱佑樘滿意的點了點頭,笑道:“正依先生所言,以前的京報質量參差不齊,大多是一些沒有用的東西。如今大明京報的權利收歸朝廷,朝廷自要妥善管理,發刊一些新的、有價值的東西!對此先生還有什麼意見以及看法?今日就一併提出來了吧,朕儘量都給你解決了!”
“臣斗膽建議,朝廷可將印刷權和印刊權二者分開,由朝廷確定發刊的內容,再選一民間乾的好的報房作為發刊,這樣可以極大的帶動民間經濟發展。”
說到後面的話時,董光遠的聲音已經越來越小,畢竟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是將重農抑商作為國本。自己提出的這個建議,如若惹得皇帝龍顏大怒,那自己恐怕就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董光遠雖然剛剛還鎮靜自若,但此時等待著皇帝的回答卻是忍不住手頭裡捏著一把汗,心裡七上八下。
朱佑樘呡了一口溫茶,全然沒有生氣的跡象,笑著道:“這個提議甚好,朕允了,朕看印刊的報房也不用挑選了,就拿你手下的報房在全國多拓展幾家,刊印朝廷的京報吧!”
董光遠一聽心中大喜,甚是激動,皇帝此令一下,表明自己手底下的報房將會一躍成為“國”字號商鋪,將會成為天下第一報房!如今的世道你再怎麼做生意肯定也少不得地方政府的壓榨,有了皇帝的金口玉言肯定,背靠皇家自然可以快速加大規模發展。
“謝陛下隆恩,臣定會盡心盡責發展朝廷京報,視為一生之所命!”
“你回去好好準備一下吧,京報首期內容的質量必須得跟上,且要煥然一新!”朱佑樘大手一揮說道。
“敢問陛下,京報首期內容發啥?”
朱佑樘思慮了一會兒,看了眼龍案上西北昨日送上來的捷報,一拍大腿,淡淡道:“西北剛剛傳來捷報,西北總督王越大破韃靼人,就將此事刊印,告知全國吧,振奮人心!另外戰果如何,你們定吧!”
朱佑樘這句話的意思董光遠瞬間明白,對於打了勝仗這件事情的戰果能誇大就誇大,這樣才能像百姓展現出大明軍隊戰無不勝的戰鬥力!”
“對啦,元至正二十八年正月初四,太祖開國,國號大明。就將這個日子定為我大明的國慶節吧!將這個也要刊印京報上去,讓直隸、各省、各府縣,凡我大明子弟,到了這天,全部放假一天,與日同慶,與日同賀!”
“國慶節?”
董光遠聽的有些一頭霧水,這個節日還是每年固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