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整頓朝綱 第四十一章 血染疆場(第2/2頁)
章節報錯
頓時箭雨飛嘯而出,一百二十步的距離,大大增加了箭中的機率,一陣小箭雨射翻了蒙古騎兵前面衝鋒的一些人。
蒙古統領博爾格高呼道:“左右翼衝鋒掩護中軍!”
明軍在僅有的五百餘名弓弩手的掩護下,軍陣慢慢列了出來,3人為一組,一人左手持盾牌右手持長槍,一人持刀,另一人藏著武器並沒有暴露。
當蒙古左右翼騎兵衝至近處時,明軍軍陣中一人高舉盾牌抵擋騎兵鐵蹄,一人從盾牌下突然刺出勾鐮槍,馬蹄一斷的瞬間將背上北蠻兵掀翻下來。明軍軍陣中持刀的當即看準時機一刀抹了上去!
就這種互相配合的戰法,鄭瑀實際在大同已經訓練了很長時間,只不過一直沒有機會是使用。在沒有火器重炮的支援下,鉤鐮槍他是特意發明對付蒙古騎兵的,只可惜人數不多,鉤鐮槍也沒打造多少。
明軍有的軍陣裡沒有鉤鐮槍,無法抵擋蒙古騎兵的衝鋒,瞬間被撞開了一道口子,在機動性很強的騎兵面前步兵簡直就螳臂擋車,瞬間被踏成肉泥。
有的蒙古騎兵將校沒有去進攻明軍左右翼反而直奔中軍而去,確實鄭瑀對明軍來說地位太重要了,如果能將他斬殺少說也得封千戶!但是蒙古騎兵將校還未衝進鄭瑀身前,左右李仁與另一名參將早已分別出馬。
李仁連聲虎吼,催馬殺到不怕死衝過來的蒙古騎兵將校,手中重刀順勢一劈便將蒙古騎兵將校劈成兩半。另一名參將也不甘示弱,長槍一抖,瞬間就將敵人刺出個窟窿。
蒙古萬戶統領博爾格看見右翼騎兵成功撕開明軍防線的一道口子大喜,叫道:“中軍隨我衝鋒,進攻敵人右路,將他們分成三段!”
明軍方陣右路被撕開的口子越來越大,但他們都不怕死,前面倒下去一個,後面趕緊補了上去。面對頑強死戰的右路方陣,蒙古騎兵竟也一時間無可奈何。
兄弟們,跟他們拼了”!
一個士兵奮力砍死一騎兵後,剛喊出聲便被蒙古騎兵削去了腦袋。
聽到一聲弓響,兩名蒙古將校,應聲落馬,李仁提刀衝了過來吼道:“兄弟們,我們來支援你們了!”
得到李仁率領的八百明軍敢死之士的相助,右路的缺口漸漸補了回來,但博爾格領著主力騎兵轉瞬便衝到右路,企圖將這支頑強抵抗的北漠軍攔腰斬斷,分成三路。
鄭瑀砍倒一個北蠻騎兵,提刀,翻身上馬直衝博爾格而去。面對來勢洶洶的蒙古騎兵,沒了軍陣的明軍部分步兵彷彿就是案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蒙古其中一個千戶殺的興起,沒有發現死亡已經悄悄來臨。鄭瑀衝過來突然暴喝一聲,那個千戶來不及反應被攔腰劈成兩半。
鄭瑀瞬勢將北漠軍騎兵軍旗砍倒,提著那個千戶頭顱喊道:“韃靼狗們,你們將軍的腦袋在這裡!”沒有了軍旗的指引,以及那個千戶的戰死,頓時中路騎兵群龍無首。反而明軍開始士氣大振,重新將軍陣隴了回來,奮力反撲。
這時,蘇赫巴爾親自率領萬人隊發起最後的衝鋒,不同的是,這次衝鋒速度明顯放緩了很多。而且兩翼各有千名弓弩手快速向前推進搭弓備箭。最後面則是有五千餘騎兵躍躍欲試。
鄭瑀正在高喊,忽聽“倏”的一聲,一支羽箭破空而來,疾如流星。
鄭瑀猝不及防,被一箭射中肩胛,慘叫一聲跌下馬來。
一見明軍主將落馬,眾多蒙古軍紛紛圍了過去,都想先砍下鄭瑀的腦袋,封侯拜將。這時,忽然一聲暴喝傳來,李仁提刀掩殺了過來:“將軍,堅持住啊!我來救你!”
李仁一柄大刀橫劈豎砍,直砍的蒙古軍人仰馬翻,鄭瑀捂住傷口苦笑道:“今日你我兄弟二人就要送命於此了。”
一旁有蒙古軍騎兵將校認出了鄭瑀喊道:“就是這個長鬚提刀的殺了千戶統領,他是明軍主將,大家快上去斬了他,為千戶統領報仇!”
蒙古騎兵聽見聲音後紛紛圍了過來,李仁一刀又砍翻兩個,護住鄭瑀吼道:“大丈夫死就死了,今日能與將軍死在一起,我老李這輩子值了。”
蘇赫巴爾迅速彎弓搭箭瞄準了李仁的眉心,連射兩箭,嘴裡叱喝一聲:“中”!
離弦之箭裹挾著呼嘯的風聲破空而去,快過流星,勝過閃電。
鄭瑀右耳突然聽見有羽箭聲,忙推開李仁:“小心!
推開了李仁,鄭瑀回身用刀剛擋下一箭,另一箭迅發即至,不等鄭瑀喊出聲,“噗”地一聲正中馮五胸口。巨大的衝擊力直接洞穿了鄭瑀的甲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