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整頓朝綱 第二十九章 武英殿朝議(第2/2頁)
章節報錯
張鵬正欲爭辯,這時,劉吉站出來笑呵呵打圓場:“二位都不要吵了,既然韃靼人說要入京進貢,那就讓他們來吧。不然顯的我大明朝有些小氣,不過徐閣老也說的對,韃靼不能不防,當發書于山西各地,令各指揮使打起精神,整頓軍備,防範韃靼。”
徐溥見平日處處頂對自己的劉吉竟然今天立場卻是中立,而平常中立的兵部尚書張鵬這幾日卻是不斷頂對自己,真是奇怪。
下面的臣子俱都睜一眼,閉一眼。但是他們心裡都是明鏡是的,見這種狀況定是兵部尚書張鵬已經投附了內閣首輔劉吉。
朱佑樘掃了群臣一眼,見後面的都互相使眼色,知道這裡面定有一番毛膩。說道:
“進貢是大事,關於李朝進貢這事兒就交由禮部來辦吧,禮部務必好好拿出個章程來,規劃好李朝進貢路線以及所費用的銀兩等。至於韃靼人進貢嘛,讓他們來吧,就前兩個月進犯我蘭州衛,殺我大明子民一事兒,朕倒要問他們要個說法。不過遣使一千五百多人太多了,減一減,就允許五百人可以進京吧。”
一聽李朝進貢由禮部總管,眾臣眼睛俱都一亮,劉吉說道:“陛下,自上次乾清宮禮部尚書周洪謨被罷職之後,尚書一職還沒有補進仍是空缺。如今負責朝貢這種大事兒還得重新物色個人選,以總攬諸事。
“你可有人選?”朱佑樘問道。
“臣保薦大理寺卿黎光,黎光德才皆備、學識淵博,可堪大任。”
黎光一聽劉吉推薦他擔任禮部尚書是立馬喜上眉梢,事實證明當初選擇跟劉吉混是正確的決定。他吃肉就不會只給你喝湯,也不枉自己給劉吉當了這麼多年的狗腿子。黎光抬頭瞅向朱佑樘,眼下就等皇帝拍案允諾了。
劉吉剛剛說完,立馬就有多人出列齊聲道:“臣附議。”
劉吉心裡的小九九,徐溥自然是知道,禮部總督朝貢諸事,這是個肥差。而黎光又是劉黨,推他上任,明顯是給自己撈油水的。當即獨身站出來持反對意見:“臣反對。”
眾臣一聽,啥?又是徐溥反對。上次朝議也是徐溥一人出來彈劾前任內閣首輔萬安,這次又出來反對現任首輔劉吉。這老頭子存心不讓咱們好過是吧?不過上次徐溥站出來時還是吏部左侍郎,如今已是吏部尚書兼內閣次輔,話語權的份量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王恕聽見劉吉舉薦黎光為禮部尚書也是忿忿不平,自打黎光與周慶上次去他所住的驛館當說客。讓自己投附劉吉一起對付徐溥,自己就對黎光充滿了厭惡。眼下見徐溥一人扛群臣,決定站出來幫徐溥一把。
“臣反對!”
王恕說完,眾臣皆回頭看去,只不過徐溥是感激欣賞的目光,而劉吉、黎光等人則是討厭、兇狠的眼神。
不管下面群臣如何叫板,真正的決策權還是掌握在朱佑樘手中。朱佑樘正納悶王恕咋今天沒有站出來,為何默默潛水。眼見王恕站出來替徐溥說話心道:“這才是你王宗貫不畏強權的風格啊!”
不過這次朕可能不會依你徐溥與王恕的話了,讓黎光擔任禮部尚書也並非都是壞處…
“就依劉卿吧,升黎光為禮部尚書。”
黎光一聽急忙出列叩謝:“臣謝主隆恩!”
徐溥默默閉上了眼睛不再說話,而王恕是很不理解,聖明的天子怎麼會突然糊塗了呢?
劉吉一見自己的目地已經達成,嘴角微微一笑,站出來說道:“那好,第二件事情兒就可以過了,接下來大家討論一下第三件兒海賊犯我國土的事。
兵部尚書見劉吉給自己使眼色,立馬又出列道:“陛下,浙江是我大明東南門戶,不可丟失,臣認為必須去馳援浙江,而且巡撫康源的奏本,拔餉銀一事兒也得答應。”
“是啊,西北有韃靼來犯,事後拔餉銀十萬。如今浙江沿海有還海賊侵擾,當也得拔餉銀,以安軍心。”大理寺卿魏璋說道。
徐溥一聽頓時火上心頭,反對道:“海賊能和韃靼比嗎?就算海賊侵擾也只不過最多數百人罷了,成不了氣候。這種地方小事,浙江巡撫康源都要上書求援,要餉銀。連海賊都打不了,那我大明還要他這個巡撫幹嘛?”
康源是劉吉的門生,此次上書請求拔餉銀,要援軍,明顯就是還想撈油水。劉黨這種貪得無厭的做法徐溥是一點兒也看不下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