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整頓朝綱 第三十章 計劃下西洋(第1/2頁)
章節報錯
康源是劉吉的門生朝堂上人盡皆知,此刻見徐溥說話如此犀利, 劉吉也不敢過於吐露自己的心思替康源說話。確實是又要援軍又要餉銀有些過分,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劉吉也是懂的。只得折中取了個法子說道:
“臣認為浙江是我大明東南門戶與西北甘肅一樣重要,不能因為疼大兒子而忽略了小兒子,但也不能過分疼愛小兒子。如今朝廷國庫虧空如何也是拔不出十萬餉銀來,因此拔付浙江餉銀這件事可以拖後。由朝廷選一上將領軍支援浙江,徹底剿殺海賊。”
朱佑樘知道這個時期東南沿海倭寇之患還沒有到那種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只需大規模清剿一番就可以安定沿海地區。
“那依劉愛卿所言,該派遣誰最合適呢?”朱佑樘問道。
劉吉假裝想了想,才說道:“臣保薦都指揮使杜拓。”劉吉心裡想的杜拓剛剛與自己牽上線,還沒有人知道。此番推他任職,隨便拉起軍隊去東南打打海賊,刷刷戰功,回京之後再為自己效勞,豈不妙哉?”
朱佑樘手指不停的敲打著椅子,搖了搖頭說道:“杜拓,朕覺得不妥,就讓他繼續在原位任職好了。既然海賊人數不多,朝廷也沒有必要派大軍征討,就命康源在浙江本地開始募兵,組建新軍,抗擊海賊。”
劉吉被拒,臉上有些掛不住,朱佑樘這招玩的確實高明。讓康源在浙江本地募兵,表面上給了他很大的權利,但是募兵的費用一切都由浙江自己來掏。而且打好了那是守衛國土是應該的,打不好確實說明了自己的門生康源沒有本事,隨時就有下崗的風險。
劉吉也知道自己確實步子邁的大了些,禮部尚書已經由自己的人擔任,何必得隴又望蜀。
徐溥聽見朱佑樘這樣決策,心裡是非常開心,深怕劉吉在朝廷重要崗位上都安排上了自己人。徐溥不得不承認,在結黨營私方面上劉吉與前任內閣首輔萬安相比是更勝一籌。
“三件事情都已經說完,你們還有沒有事情要上奏?”朱佑樘問道。
這時王恕在潛水了一段時間後終於開始冒泡了,出列奏道:“臣有本上奏。”
“說吧。”
朱佑樘看了眼王恕已經知道他要說什麼了,無非就是京營裁軍的事情。
“稟陛下,京營裁軍一事預計月底就可以裁撤完,從山東、山西、西北、兩廣、浙東挑選善戰勇猛計程車兵也已經提上日程。但是臣不懂練兵之道,後面成立的京營新軍訓練,還需重新選一位弓馬嫻熟、熟諳戰陣的人來擔任。”
王恕確實話說不假,前面之所以選擇讓王恕負責裁撤京軍,是因為王恕性格比較強硬,不畏權貴,這種得罪人的事情別人都辦不來,也只有他王宗貫能往下硬抗。
“愛卿心中可有合適人選?”相比劉吉一心黨爭,培養自己勢力的人,王恕推薦的人要靠譜的多。
“臣舉薦遼東巡撫馬文升!”
朱佑樘眼前一亮,終於來了,與王恕、劉大夏,並稱弘治三君子中的馬文升!
“臣反對,遼東乃是我大明重鎮,馬文升入京之後,遼東怎麼辦?”兵部尚書張鵬站出來再次持反對意見。
對於馬文升這個人選,朱佑樘是非常滿意的,要想中興大明,馬文升是亦不可缺少的一員。
朱佑樘冷冷的看了張鵬一眼,後者不寒而慄。
這一幕恰好被劉吉看在了眼裡,這個張鵬是沒有腦子嗎?凡事都要適可而止,過於幫自己說話或者謀取利益就是間接的害了自己!
“臣附議,遼東巡撫馬文升可勝任整頓京營這個職務。”劉吉說道。
有了馬文升,重新整頓京營,提升戰力,朱佑樘是放心多了。但遼東是邊塞重鎮又不能不防,相比於永樂年間,如今的大明疆域是全面收縮,宣德年間裁撤奴兒干都司,瓦剌的勢力已經進入遼東的東北方向,再加上建州女真的反覆無常,遼東地區是極為重要的。
徐溥看著朱佑樘眼神中流露出猶豫不決,心裡已經猜測出朱佑樘遲遲不下詔令的顧慮,於是奏道:“遼東是我京師東北門戶,重中之重,馬文升入京後,臣舉薦福建右參議徐貫擔任遼東巡撫。
徐貫…徐貫,朱佑樘嘴裡反覆著唸叨這個名字,努力在前世的記憶中尋找關於這個人物的資料。徐貫,字元一,明朝弘治年間著名的治水能臣。
徐貫可是個狠人啊,又能打仗又能治水是個全面的人才,朱佑樘大喜,道:“宣遼東巡撫馬文升入京主持京營新軍訓練以及相關事宜,擢福建右參議徐貫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遼東。”
群臣見諸事都已討論完畢,此刻都等著早早退朝回家,卻不料殿外一小太監跑進來尖著嗓子喊道:“皇爺您要的輿圖已經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