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的有道理,這樣的人才我們要儘快抓住,最好是能讓他到我們編輯部任職。”

約翰森笑著說道。

“約翰森你順便約一下他做一個專訪。”

“專訪?我們CCM之前都沒有做過人物專訪,這會不會太冒險?”

約翰森問道。

“他的論文發表出來之後,不僅僅我們CCM會受到質疑,他也會受到質疑,質疑他的學識,甚至會認為他在抄襲,或者找人代筆都有可能,所以,我們這個專訪是為了給他證明,也是給我們CCM證明,同時也是讓你去摸摸底,看看他是不是真的物理學天才。”

主編認真地說道,

“專訪約好時間後,我親自對他進行採訪。”

“好。”

約翰森點頭,他也明白了主編的擔憂。

他也許在懷疑論文是不是“樽博士”寫的,但是CCM畢竟是學術期刊,不是調查部門,沒辦法直接進行調查,但是可以透過專訪來確定這個人的物理學知識,間接判斷。

主編擁有豐富的物理學知識,之所以願意埋頭做期刊,完全是為了給理論物理學做貢獻,讓更多的學者能看到優秀的期刊,保留下更多有用的物理學資料。

如果讓主編來採訪“樽博士”,那是不是真金,瞬間就能驗證。

約翰森如此想道。

會議結束後,約翰森就匆匆忙忙回到辦公室自己的工位。

他開啟電腦,找到“樽博士”的郵箱,編輯郵件傳送。

……

“樽博士”的私人別墅內。

顧楓坐在書房,盯著電腦螢幕,主要是找尋避難所新場地,目前已經圈定了2號、3號和4號避難所的場地。

郵箱突然彈出了郵件。

顧楓點開郵件,嘴角微微上揚。

有7封恭喜論文透過的郵件。

“10篇過了7篇,嘖嘖,這審稿要求還挺高,這些論文可都是我以前透過的論文,不過只要是7篇都刊登了,那進入研究所就沒問題了。”

顧楓自語道。

桌上“樽博士”的手機突然響了起來,就在他看完郵件後的5分鐘。

“您好,請問是樽博士嗎?”

約翰森問道。

顧楓回答,“是的,有什麼事嗎?”

“您好,樽博士,我是CCM的技術編輯約翰森,也是負責給您審稿的一審編輯,您的論文寫得非常有深度,如果您有時間,我們想約您做一個專訪。”

約翰森開門見山地說道,他不是一個善於寒暄的人。

“專訪?”

顧楓不記得CCM還有專訪欄目,不過想了想自己一次投了這麼多稿件,肯定是難為期刊了,這個專訪的目的恐怕是為了驗證論文是不是自己寫的。

“沒錯,我們希望您能接受我們的專訪。”

約翰森誠懇地說道。

顧楓微微頷首,“好的,我最近有時間,就約在今天下午,你看可以嗎?”

約翰森想了想,“下午2點如何?”

“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