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楓的論文此時已經透過郵件發到了主編手上。

主編稽核結束後,硬著頭皮又卡了一篇下來,也就是說有7篇論文被錄用,並且還都有優秀論文的資質。

但是CCM什麼時候一次性刊登過同一個作者這麼多論文?這簡直就是前所未有的事。

為此,主編召集了幾位核心部下,開起了緊急會議。

“我現在有一個好訊息,一個壞訊息,你們要先聽哪個?”

“主編,你就別買關子了。”

副主編說道。

約翰森也在其中,他雖然不知道主編的壞訊息的什麼,但好訊息一定和論文有關。

主編咳嗽了兩聲,說道,

“好訊息就是你們送上來的稿子,我都看完了,我這裡透過了7篇,確實寫得很有深度。”

啪啪啪——

編輯部響起了掌聲,表示大家的勝利,這一期的稿件齊活了,7篇優秀論文,足夠撐起期刊了。

主編揮了揮手,示意大家不要鼓掌了,掌聲很快消失,主編繼續說道,

“壞訊息是這7篇稿子都是同一個人寫的,還沒有團隊,我們雜誌之所以被全世界公認為學術度最高,最苛刻的雜誌,就是因為從來不會在1年內刊登同一個作者的兩篇文章,這不是硬性規定,只是一個潛規則,因為物理科學家們不可能在一年內寫出兩篇同樣有深度的不同選題的論文,大部分科學家都埋頭鑽研一個課題,有些終其一生都只研究出一個課題,多產的科學家不是沒有,但他們也絕不會1年就完成一個選題。

今天,我們編輯部遇到了突破性的難題。

竟然有人一次性投稿了7篇挑不出任何毛病的論文,這7篇論文,我相信就算給萬國物理研究所的所長看,他也挑不出任何毛病。

我們現在要討論的問題就是,我們是不是應該刊登這7篇論文。”

“當然要刊登,不刊登是我們的損失,是物理界的損失,我們作為一個追求真理的期刊,絕對不能埋沒這樣的論文!”

約翰森第一個支援刊登。

副主編推了推眼鏡,說道,“確實這是我們CCM的挑戰,如果一次性刊登這些論文,就變成了樽博士的專場,到時候免不了引起學者們的質疑,為什麼會給一個默默無名的教授弄專場?他又不是物理學界的大牛,其他期刊也會找準機會,趁機攻擊我們,質疑我們的權威性和專業性。”

“如果他們看了樽博士的論文,就不會質疑我們的專業性了。”

約翰森反駁道。

坐在約翰森旁邊的同事搖了搖頭,“只怕很多人不會看論文,直接就先入為主,他們會先看論文的作者,然後才會選擇閱讀,這樣確實會有損我們期刊的名譽。”

“是名譽重要還是追求真理重要,我們不僅僅是從事期刊工作的工作者,更是追求物理真理的學者,我們怎麼可以為了自己的名譽,而放棄這麼好的論文?”

湯姆森認真地說道。

編輯室內的人都沉默了,仔細想想,湯姆森說得也對。

主編微微頷首,“確實是這樣,也許我們發現了一個物理學的天才,如果我們不為他證明,他也許會埋沒在人海之中,那對我們整個物理學界都是損失。”

“就是,那我們就打造一個專欄,專門放樽博士的論文。”

副主編握起拳頭,熱血沸騰地說道。

“能寫出這樣的論文,卻只是一個默默無名的教授,這樣不利於大家認識他,這樣,約翰森,你去聯絡一下樽博士,告訴他我們很願意和他長期達成合作,簽約他做常駐學者,只要他有新作,我們就願意發表。”

“常駐學者?”

約翰森雙眼發亮,CCM的常駐學者迄今為止只有13位,都是了不起的物理學家,不僅僅擁有學術界公認的好名聲,並且還有高昂的年薪,可謂是名利雙收,任務也很簡單,就是每年只需要向期刊提供1篇論文,且不能與競爭對手簽約,在CCM舉辦的慶典上需要出席。

並且,簽約常駐學者的編輯也會因此在編輯部的地位提高,成為金牌編輯。

約翰森是第一個發現樽博士才華的編輯,因此主編給了他這個機會。

“現在就簽約常駐學者,會不會有些太早,他一次性寫了這麼多好的論文,萬一江南才盡了呢?”

副主編擔憂地說道。

主編搖了搖頭,“我開會前已經瞭解過,樽博士一次性投了10篇稿子,我看了被你們刷下去的2篇,實際上也寫得可以,這樣的人,擁有這樣的水平,我們不簽約難道等競爭對手去簽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