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故人的出手(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們甚至很懷疑那些沒人聽的作品,是不是真的行。
就例如前世的地球世界,這種現象在前世被吐槽為‘Faded現象’,或者‘Tobu’現象。
這是在其他樂種上是完全看不到的,擁有很高的盲從性。
.....
然而,誰都不知道的是,此刻,在索尼音樂的函夏分部當中。
一個叫馮卿的中年男人,掛掉了一個電話。
這位叫馮卿的男人,有一個身份,那就是,索尼音樂的函夏分部的首席樂評師。
哪怕是在整個函夏樂壇內,都很有地位,屬於大前輩級別的人物,是屬於走到哪都會被人敬仰的那一類人。
此刻,馮卿剛剛掛掉的電話,通話記錄上顯示有一個很明顯的‘國際長途’標識。
“那就讓我來看一看吧,說來,函夏的電音確實有點欠發展,和國際上差距太大了,也許我應該相信你的眼光呢?你選的人應該不會差,那我幫一下也無可厚非,或許這就是函夏電音的第一步也說不定。”
馮卿突然笑了。
想當初,某個年輕人的作品還是他來主導進行評分評價。
但是時間過得很快啊,現在,他已經沒有資格來做那個年輕人的主評人了,畢竟,隨著他走出國界線,踏入一片更廣闊的天地之後,函夏樂壇,就已經不再能夠侷限住他了。
不過,在他以後,函夏樂壇就好似迎來了輕微的復甦一樣。
現在的馮卿,似乎又找到了當初多年前的熱情,因為他現在偶爾也能夠從一些新人的新作品裡面,找到那種令人驚喜的感覺了。
這不得不說,是一件好事。
只不過,電音啊....這個領域,他還真的從來沒有踏入過。
不過要說他不懂?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只不過是單純的因為,之前的函夏電音,由於實在不成體系,也太過落後,導致市場過小的原因,索尼音樂就一直看不上這片市場。
不光是索尼音樂,國內的這些巨頭唱片公司,基本沒有一個,是對電音市場感興趣的。
所以,這才會出現‘電音廠牌’這種東西。
國內管這叫廠牌,但是很多國外大廠翻譯過來,其實都是唱片公司。
其實也挺令人唏噓的,畢竟,電子音樂放到國際市場,那也是最炙手可熱的樂種之一,是屬於主流中的主流。
但是一到了函夏國內,怎麼就這麼拉了呢?
不過,今天,馮卿打算涉獵一下這個陌生的領域了。
馮卿來到電腦前,戴上了監聽耳機,拿出了工作本和鋼筆,熟練的開啟了音樂軟體,還有調音臺。
作為一個樂評人,他需要的是最真實,最好的反饋,能夠聽到每一個細節的那種,這樣,他才能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先聽一下王藝隆的歌吧,看看老一輩電音人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