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似於《波西米亞狂想曲》這種歌曲,門檻還是太高了,走上國際市場還好說,如果將市場主要放在國內的話,以國內大部分聽眾的欣賞角度來看,是很難取得什麼很好的成績的。

因為對於非母語國家來說,聽眾第一時間在意的肯定不是你的核心和藝術性的。

而是很簡單的主旋律的走向,他們只聽這個,甚至就連其他層的旋律都不會去聽。

因為大多數國內聽眾聽歌壓根不會管你這首歌的藝術性,因為他們聽不懂你在唱什麼。

打個很簡單的例子就是,在函夏,聽土嗨的人比知道電音這種東西的人,基數要多個九成八。

也就是說,大家都是非母語者,聽不懂英語的人,聽歌的第一齣發點還是‘消遣’二字,而不是找感情共鳴,只要一首歌能有消遣的餘地就夠了,什麼其他藝術性?那都不重要。

當然也有一點函夏國不重視國內音樂和藝術教育的原因,這點是不可否認的,相比之下別的國家....哪怕是最近的日出國,都有所不足。

國內義務教育的音樂課和美術課,頂多讓你跟著簡譜唱兒歌,或者畫一些簡筆畫,不會教你更深入的東西,是可有可無的學科,甚至時不時老師生病讓班主任代課一下。

體育同理,這三個學科的老師都屬於高危職業。

這也是為什麼現階段華語樂壇會大幅度倒退的原因,因為不論現在這些音樂人們做出什麼東西來,都有人買賬,他們才不會管你是不是批次量產或者裁縫。

這一點,哪怕是在唐修的前世,也是一樣的,《波西米亞狂想曲》在前世唐修的國家,銷量也不太行,這首在全世界都橫行霸道,甚至壓過了同時期的Mic.Jackson,也就是邁克爾傑克遜的單曲,唯獨在唐修的國家,撲街了。

這首歌在前世的銷量也就是在新世紀之後,人們的生活水平上行,一部分人的藝術審美被培養起來之後,才逐漸拉高。

而這個世界比前世還差。

想要把這一部分人的審美拉起來,起碼不是現階段的唐修能夠辦到的。

上一張專輯也是唐修對於國際市場的一個摸底和試探,這是走向國際市場必經的一步,上本專輯的銷量基本也是國外市場的銷量支撐起來的。

那麼現在摸底完了,他首先要考慮的也是穩定住國內的市場。

現在這首《青春再見》,就很適合作為他的選擇出現。

簡潔,但是曲調上乘,不缺乏應有的質量,內涵和情感表達也有。

“我覺得沒什麼問題。”馮卿看完了曲譜,點了點頭。

他也認同了這首歌曲的質量。

至於唐修的個人單曲.....則是要稍微放一下了。

因為綜藝比賽的原因,當然還有一方面就是....他個人單飛的作品,還沒有到發行的時候。

那首歌稍微有點特殊,如果就這樣很簡單的發行了出來,總感覺還是少了點什麼東西。

所以他和樂隊,還有陳依,甚至索尼音樂內部的決定都是,先發行樂隊單曲,以綜藝節目作為第一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