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嫦娥六、七、八一起上馬(第2/4頁)
章節報錯
「嫦娥五號」先是在月面上實現軟著陸,然後自動採集
了1737克月壤,完成任務後「嫦娥五號」的上升器將二次點火從月球上啟動。
點火過後,上升器將帶著「嫦娥五號」起飛進入月球軌道,然後與之前留在月球軌道上的返回器實現對接成功。
對接成功後,上升器便完成了使命單獨分離,剩下「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合體以宇宙第二速度返回地球!
可以看到,炎國航天制定的「登月計劃」那是極其科學,是一步一個腳印走的踏踏實實的。
之前鳳凰集團「載人登月」還停留在剛剛完成「繞」的這一步,但現在合併了航天集團「載人登月」專案團隊後,是直接越過了「繞、落、回」的技術儲備,完全可以開啟下一步「載人登月」的計劃!
毫不誇張的說,鳳凰集團是佔了大便宜的!
鳳凰原本的團隊雖然科研實力強悍,但是畢竟是剛剛組建的團隊,整個「登月計劃」還處於邊摸索邊驗證的過程中,真正想要實現「載人登月」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但現在,航天集團「載人登月」團隊合併加入過來後,鳳凰集團那是可以直接沿著炎國官方預定的方案走下去就行了!
而接下來,完成了這些前期的技術驗證後,那就是真正的「載人登月」了!
不過。
因為一方面火箭發動機推力的問題,現在即使是炎國航天集團最強的「長征五號運載火箭」也無法完成將宇航員送到月球上。
要知道,如果僅僅是「月球車」的無人登月,所需要攜帶的有效載荷是沒有多少的!
「月球車」的無人登月不需要考慮太空輻射、不需要考慮飛行器上升、飛行、降落時需要過載多少個G,更不需要考慮幾十天飛行過程中的食品、水源等等。
但是。
一旦有宇航員,條件就變得很苛刻了。
為了保護宇航員的生命,登陸器就不能像「月球車」那麼簡單了,必須要使用有緩衝功能,有防輻射功能的「神舟飛船」甚至更好的登陸器。
這樣一來,火箭的載荷就大大提高了。
當初北美「阿波羅11號飛船」載有宇航員三人,全重45噸,使用的是歷史第一火箭、擁有近地軌道運載能力119噸,月球轉移軌道45噸的「土星五號運載火箭」運上去的!
而我們的長征五號,近地軌道能力只有25噸,也就是說,長征五號暫且還不能將飛船送到近地軌道,更別說送上月球了。
當然。
另一方面,現在的情況也完全不同了。
當初「阿波羅飛船」能不顧一切的強行登月那是為了和蘇聯競爭,為了獲得國際威望。
而現在炎國急著將宇航員送上月球的意義也不大。
宇航員上去一趟插個旗幟,踩個腳印,拍幾張照片,難道就為了證明我比你晚了60年而已嗎?
按照我們一貫務實、節約的傳統,肯定是要體現我們的後發優勢,比如在月球上見個月面基地小住一週之類的,那才夠勁嘛。
所以……
按照炎國官方原本的計劃,在「繞、落、回」計劃全部實現後,接下來就是準備發射「嫦娥六號」、「嫦娥七號」進行下一步的登月準備,而不是急著完成「載人登月」。
鳳凰集團「載人登月」專案組和航天集團官方專案組合並後,兩個團隊也深刻討論過這件事,考量過後,最終決定鳳凰集團將繼續按照炎國官方原本制定的「載人登月」計劃延續下去。
而這次胡來問到歐陽總師的,也就是接下來的「嫦娥六號」、「嫦娥七號」,以及「嫦娥八號」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