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總師說完,在場隨行工作人員臉都都不由露出笑容。

他們絕大部分都是之前航天集團「載人登月」專案組的成員,一個多月前整體併入鳳凰集團後,很快就和鳳凰集團原有的「載人登月」專案組合並共同合作「載人登月」!

最開始還沒來的時候,他們倒也是認可鳳凰集團原本的「載人登月」專案組能力不錯,但心裡也是憋著一股氣想要證明他們也是全球最頂尖的團隊!

可真正接觸後才發現,鳳凰「載人登月」的研發團隊真不是一丁點的強!

國內的航空人才就不說了,就連不少全球頂尖叫得出名字的航空工程師們也紛紛加入了鳳凰集團!

從硬實力來說,這樣的團隊能這麼快實現繞月飛行絕不是偶然!

而最讓眾人感到驚訝的還是鳳凰集團的經費投入。

過慣了精打細算日子的航天人總算見識到了什麼叫做經費充足!

要知道,對於航天航空來講,預算就決定了這個專案將使用什麼方案,什麼技術去實現!

若是專案預算非常有限,那麼試錯的機會成本就別想了,一切都必然圍繞最穩妥、最成熟的方案去設計。

成熟方案某種意義上來講就是意味著落後,就是意味著無法實驗新的技術。

用一個不恰當的比方來講,比如汽車行業,成熟就意味著大量的車型在用著8AT甚至10AT的時候,你的變速箱仍然是4速CVT,美其名曰:成熟。

壞處就是:最新的技術無法充分驗證,長此以往技術必然要落後競爭對手。

在航天領域也是如此。

因為專案預算有限,工程師們在設計方案的時候也只能選擇成熟的方案,新技術的驗證週期自然會被延長。

但是……

在鳳凰集團,根本不用考慮這個問題!

充足的預算足以支援專案組做各種各不同的專案方案,只要是合理有效的方案,皺一下眉頭都算我輸!

這樣寬鬆的環境下,原本航天集團的「載人登月」專案組徹底放開手腳,以前各種想嘗試,但是又因為經費問題被PASS的方案被再次提出來……

所以在才有了剛才進門時歐陽總師說的那句話:這輩子還沒打過這麼富餘的仗,才有了在這麼短時間內合併後的「載人登月」團隊能馬上開展下一階段的工作!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先介紹一下炎國官方航天的「載人登月」計劃。

簡單的說,炎國官方的「載人登月」計劃分為三步走——繞、落、回!

繞,就是像前不久鳳凰集團一樣,將「繞月飛行器」送到月球軌道,實現繞月飛行。

這一步也就對應著炎國官方「嫦娥一號」和「嫦娥二號」的任務,如今鳳凰集團也完成了這一步的技術驗證。

落,顧名思義就是登月車在月球上登陸。

炎國官方航天這一步也早就完成。

當年「嫦娥三號」攜帶的「玉兔號月球車」在月面完成著陸,以及前些年「嫦娥四號」在月背軟著陸,就已經證明炎國航天航空有能力在月球任何地方進行登陸。

這一步,也是鳳凰集團即將展開技術驗證的一步,同時也是全球絕大部分國家被卡住的一步。

諸如新德里、霓虹國都是被卡在這裡,去年三哥「月球2號月球車」就試圖進行登陸月球軟著陸,但最終的結果是重重地摔在了月球上,然後徹底失去訊號。

不得不說,空軍摔機的傳統是傳染到了航空部門。

而「回」這一步,就是指返回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