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看完系統抽獎獎勵的三個“彷生機器人”技術後,胡來明白了這次抽獎所謂的國貨之光第二階段——“可升級科技”是什麼意思。

簡單的說,之前國貨之光系統裡胡來抽獎或者購買的技術。

不管是“全固態鋰電池”還是“新能源底盤技術”,又或者“未來作業系統”實際上都只是一個單獨的技術種類,是統一標準化的商品!

比如全固態鋰電池,只需要按照系統給的技術文件生產出來後就是標準化商品,就能大規模投入使用。

再比如5奈米光刻機,同樣也是用幾萬個零部件組裝好以後便能成為合格的光刻機投入晶片生產。

但本次國貨之光第二階段抽獎獲得的“彷生機器人”技術,明顯比之前任何技術都更加複雜、更加智慧。

“彷生機器人”技術的詳情頁面是這麼介紹的。

“彷生機器人技術:未來彷生機器人將用於個人/家庭場景,也可以用於輕量化工業場景;經過大量的資料採集學習後,甚至可以突破互動技術,實現滿足情感交流、陪伴等需求……”

“但是因為‘彷生機器人’技術屬於高階人工智慧,面對不同應用場景的工作,需要提供海量的資料讓‘AI神經網路’進行學習,提升智慧度。”

“隨著各個應用場景的採集資料增加,‘彷生機器人AI學習’演算法程式將提升一定的匹配度。”

“目前‘彷生機器人AI學習’應用場景資料如下:”

“家庭場景(匹配度):10/100。”

“工業場景(匹配度):10/100。”

“其他場景(匹配度):0/100。”

“目前‘彷生機器人性格模擬’資料如下:”

“機器人性格模擬(養成度):15/100。”

……

胡來完全能理解“可升級科技”是什麼意思,但這並不影響他被看似平澹無奇的“彷生機器人”技術所震撼!

彷生機器人可用於個人/家庭場景、輕量化工業場景就算了,竟然還可以突破互動技術,實現滿足情感交流、陪伴!

強!

不愧是系統升級後抽獎贈送的技術,太強了!

鳳凰集團也不是沒有研究人工智慧技術,早在新能源車“青鸞”上就搭載了一個“車載機器人”。

但是那個“車載機器人”和這個“彷生機器人”就是兩碼事了。

車載機器人最大的作用就是記錄每個駕駛員和乘客的習慣,可以做到學習每個駕駛員的駕駛習慣後,自動調節車內的空調溫度,自動調節座椅位置。

說的直白點,車載機器人就是在汽車這個固定的應用場景內進行AI學習。

而系統裡提供的“彷生機器人”就完全不同了,這可是真正的人形態機器人。!

人形態機器人首先就要解決機器人站立行走,自由行動的能力,這就需要解決機械結構和平衡性的問題!

單單這一步就難住了無數企業!

另一方面。

如果在家庭場景裡使用,那必然要在家庭場景裡做一些簡單的事情,比如澆花,倒水,拿東西。

那就涉及到機器人的視覺識別和AI智慧學習能力,必須準備識別各種物品是什麼東西,還得知道如何使用各種物品!

而‘彷生機器人性格模擬’技術更逆天了……

毫不誇張的說,簡單一對比就知道“彷生機器人”科技含量有多麼高了,什麼車載機器人、天貓精靈完全就不是一個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