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實不相瞞,就是用來幹毛豆3的(求訂閱)(第1/6頁)
章節報錯
胡來對鳳凰新能源汽車的重視眾所周知。
不僅是因為鳳凰新能源將是鳳凰第二個盈利支柱,要為鳳凰廠提供足夠多的利潤現金,更重要的是。
新能源汽車行業,毫不誇張地說,是未來數十年最大的投資機會,最重要的行業,容不得他不重視。
想一想。
現在炎國國內, 為什麼連華偉、大米、恒大、阿里等等,都迫不及待要入局造車?
為什麼賈會計好好的樂視不幹了,非得要去PPT造車,甚至在美洲國,名聲如此臭的情況下,還能拿到幾十億美刀的投資?
為什麼恒大不好好搞房地產,非要投資去造車?
為什麼格力不搞空調, 也想要造車?
為什麼?
什麼節能減排、什麼氣候變暖、未來的新能源,這些都只是外因。
真正讓這麼多企業迫不及待地參與進來的唯一因素, 就是因為新能源汽車行業未來的餅太大,未來太美好了。
比如炎國國內,一旦2030年後不能再生產傳統燃油乘用車,那意味著,之前所有燃油車的銷量都會轉變成新能源汽車!
這個銷量,是幾億甚至幾十億輛的增量!
而除去汽車本身的增量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利潤爆發點。
生態鏈和流量入口。
這也是雷布斯和賈會計一直所追求的東西!
而重要的是,新能源汽車和傳統汽車行業相比,造車門檻確實不高。
沒有發動機、變速器的掣肘,電池、電機、電控、晶片都有成熟配套,啥都可以買!
連造車,也有代工廠可以提供生產。
這樣的全產業鏈配套之下的低門檻、極高回報率下,有幾個企業家能把持得住?
而這個行業, 至少在資本市場, 確實沒讓人失望。
去年的福布斯排行榜上, 澤斯拉ask以1990億美刀成為全球首富。
而炎國國內, 今年財富增長最多的10名企業家裡, 其中8名和新能源汽車有關。
就這,已經足夠讓資本瘋狂了。
當然,這樣的高回報率、大風口下,風險也很高……
理想、未來、小鵬這樣先行造車勢力,已經連續虧損了幾百億……
而澤斯拉這樣的龍頭,2020年虧損了8.6億美刀,每輛車虧損1700美刀,也就最近才勉強開始盈利。
龍頭澤斯拉尚且如此,就別說格力銀隆虧了30個億,最後一年賣了二千多輛。
恒大投了500多億,現在還沒能量產一款車……
就連鳳凰這樣的有足夠現金流,還沒開始造車,只是簡單地搞了搞生產裝置,前段日子就已經感覺財務有些吃緊了。
所以,胡來對鳳凰的第一款車型是慎之又慎。
胡來原本的想法就是先發一款A級車,徐徐圖之。
不過……
FH0008事件以後,鳳凰突然就站在輿論風口上,輿論、口碑以及品牌定位一下就讓鳳凰高階科技的品牌人設立起來了。
而接來下比亞迪V100的銷量也驗證了胡來的想法,這讓胡來的心活躍起來。
要知道,國產汽車在國人心裡的品牌度一直都不算高。
若是鳳凰還是以A級車低價入局,那以後再想改變國人對鳳凰汽車的印象就比較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