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潔回憶錄

>

>一、母親

>在木潔的記憶中,母親陶子的印象是一身白。打從木潔開始記事起,母親陶子便是白衣白帽,很清潔的那種。

>即使是不上班,母親陶子的便服也以白色居多,剛與父親木林森相反,老木則喜一身黑。

>母親說話永遠是慢斯條理的,因此病人都喜歡到陶醫師的科室診治,即使是應該到別的科室看的,也先來諮詢陶醫師才放心而去。因此,母親的科室常常是人滿為患,到下班時間也沒散。

>小時候的木潔很恨這些病人,他們佔去了母親太多的時間,她只好一個人待著。等到長大了,木潔也成為一名醫生時,才明白了母親的苦心。

>木潔學醫大的緣於父母親是醫生,顯然母親的影響更大。母親陶子說過,醫生不僅要診治病人生理的疾病,更要善於診治病人心理的毛病。更多的病人是心理的不適導致了生理上的小病小痛釀成大病。這也許是心理醫生的作用吧。

>母親陶子死那天,剛好是木潔高考結束填完志願之時。

>木潔記得母親下鄉那天,正是她出門高考第一天。天知道,本來考了個好成績的木潔,想把好訊息告訴母親,可是母親已被可恨的傳染病奪去了生命。

>木潔更恨的是自己的志願全填了學醫的,後悔也來不及了。

>不久,木潔被母親的母校省醫學院錄取了,木潔想起母親的死,不想去,老木勸了又勸,木潔才勉強去了。

>二、父親

>木潔與父親老木似乎一生都在作對。其實雙方都很愛對方。

>小時候,老木不許木潔出去玩,而木潔卻經常找機會逃,結果不知吃了多少頓打罵!其實,木潔並不恨父親。

>母親的死使父親頓時老了十歲!長大了的木潔勸父親再找一個,老木搖了搖頭,說了一句話:我的心裡只有你母親一個人!

>老木想舉報鄒曲星院長前,與同在醫院工作的木潔商量,木潔勸父親不要淌這混水,父親不聽,結果反而得不到好報。

>老木提前退休後,木潔取出全部積蓄支援老木開了私人診所。

>木潔對老木後來找的老女人也很不滿,太小氣,幸好很快又走人了。

>木潔最不滿的是老木把錢大把大把地捐了出去。但老木最後把自己全部財產都給了木潔,並作了現場公證,木潔被震撼了,才知道父親已把母親昇華到了愛世上需要幫助的人了。

>三、丈夫

>人的多面性,在木潔丈夫鄒雨桐身上顯得更為突出。

>在別人眼中,鄒雨桐是一個好醫生、好丈夫,鄒雨桐是內科第一把刀,叔父鄒曲星是醫院院長,老木退休後,鄒雨桐成了副院長。妻子木潔也不錯,人長得象她母親陶子一樣漂亮,醫術也好,態度也不錯。

>木潔最不滿鄒雨桐老往家裡搬大型的什麼人體藝術畫冊,一個人偷偷看,但木潔不敢扔,這樣鄒雨桐會罵她不懂藝術。

>木潔很愛丈夫。但也對鄒雨桐的“惡習”痛恨不已。鄒雨桐的這些“惡習”其實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據說還喜歡與漂亮女病人聊天,病人漂亮,他動手術也漂亮了,病人一般,手術也一般。不過病人醜,他就把手術推給手下幹。這已是醫院公開的秘密了。

>後來,木潔看了一本書,說男人都是這樣的,因為人是人性與獸性的結合,而男人更明顯,否則便不正常了。

>於是,木潔也不再恨鄒雨桐的“惡習”了,甚至有時自己也醉於其中。

附錄:漫談中藥保健(666)

天補,曬太陽和曬太陰(月亮),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最簡單而又最強大的滋補方式。陽光和月光的照耀,給予我們生命的能量,增強我們的體質和免疫力。

地補,接地氣,讓我們與大地親密接觸。多去土地上走走,感受大地的溫暖和力量,汲取地氣的滋養,使我們的身體更加健康和平衡。

人補,與喜歡的人在一起,多結交正能量的朋友,能讓我們的心靈得到滋養和慰藉。積極的人際關係和社交活動,為我們帶來快樂和滿足。

食補,透過攝取天地精華的食物,補充身體所需的能量和營養。選擇新鮮、天然的食材,合理搭配飲食,讓我們的身體充滿活力。

神補,連結高維智慧,開拓我們的思維和視野。透過冥想、修行等方式,與內心的智慧相連,提升我們的精神境界。

武補,運動、站樁、打坐和練習八段錦等活動,有助於增強身體的柔韌性和耐力。這些身體鍛鍊方式使我們的身體更加強健,活力四溢。

文補,閱讀有益的書籍,靜心讀書,能夠增長我們的智慧和知識。不斷學習和充實自己,讓我們的心靈更加豐富和充實。

睡補,好好睡覺是養生的關鍵。充足的睡眠可以長養精氣神,讓我們的身體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復,保持良好的狀態。

權補,權利是人類天然的春藥,它可以激發我們的自信和責任感。正確運用權利,為社會和他人做出積極的貢獻。

財補,有財必有福,有德才得到。財富的積累不僅帶來物質的滿足,更能為我們的生活提供更多的選擇和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