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中醫養生館的故事

周浩然在寫字樓裡整日對著電腦,久坐不動,身體逐漸垮了。起初,只是腰部偶爾隱痛,他沒放在心上,後來疼痛加劇,連正常彎腰都困難。醫院檢查說是腰椎問題,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同事建議他試試中醫針灸,他便走進了仇中醫的養生館。

仇中醫五十多歲,短髮利落,眼神溫和篤定。他雙手佈滿老繭,施針時卻穩如精密儀器。周浩然第一次扎針,緊張得渾身僵硬。仇中醫微笑著,聲音低沉溫和:“別緊張,放輕鬆些,越放鬆效果越好。”邊說邊將酒精棉球輕輕擦拭在周浩然的腰部,冰涼觸感瞬間傳來,驅散了些燥熱。

仇中醫手持銀針,針尖在燈火上快速燎過消毒。他的眼神專注,緊盯穴位,手腕輕轉,銀針如靈動的小魚,瞬間刺進面板。周浩然本能一顫,輕微刺痛後,酸脹感襲來,奇妙的是,竟有難以言喻的舒適。仇中醫一邊緩慢捻動銀針,一邊輕聲詢問:“感覺怎麼樣?酸脹感明顯嗎?要是太難受就說。”周浩然忙說:“能接受,挺舒服的。”仇中醫微微點頭,繼續調整著銀針的角度和深度,手法嫻熟流暢,彷彿與銀針融為一體。

從那以後,周浩然成了常客。這天扎完針,周浩然正揉腰準備離開,仇中醫突然開口:“小周啊,現在正是春三月,此謂發陳。”

周浩然一臉疑惑,仇中醫笑著解釋:“陳,有舊的意思,和新相對。不叫發新,而叫發陳,是因為春天的生髮之機能把冬天積聚的舊東西發出來。春天一到,肝氣生髮,身體就順勢將氣、痰溼、瘀血這些陳舊之物疏洩出去,用舊換新。我們要做的,就是順著這股生機,多吃有生氣的東西,讓身體推陳出新。”

周浩然聽得入神,忙問:“仇中醫,那這時候吃什麼食物好呢?”

仇中醫掰著手指說:“可以多吃韭菜,助肝氣生髮;豆芽新鮮有活力,富含維生素;菠菜也不錯,養血滋陰。這些菜簡單炒一炒,就是春日餐桌上的佳品。”

周浩然記下,謝過仇中醫離開。

一週後,周浩然想起女同學安老師總喊身體不舒服,便介紹她來扎針。

安老師不是一般人,早年在小學當老師,時間長了覺得按部就班,一咬牙辭了職,開了家學生託管班。她頭腦靈活,對孩子有耐心,託管班生意越來越紅火。

安老師的丈夫全豆豆是公務員,朝九晚五,不理解她為何折騰開託管班,兩人爭吵不斷。最後,安老師心一橫,離了婚,帶著女兒開始新生活。

半年後,安老師在網上認識了比她小十二歲的古自由。古自由是大學老師,渾身透著文藝氣質。安老師一見鍾情,展開攻勢。古自由被她的熱情獨立吸引,不到三個月,兩人就結婚了。

婚後,古自由被拉來一起經營託管班。他學歷高,帶來不少新教學理念。不久,安老師生下女兒,加上和前夫的女兒,家裡熱鬧起來。

三個女人一個男人,在託管班裡忙忙碌碌。安老師主內,負責飲食起居;古自由主外,負責課程和招生。一家人齊心協力,託管班生意蒸蒸日上。

安老師在仇中醫這扎針調理一段時間後,身體好了很多。她心懷感激,介紹不少託管班老師來扎針。

安老師廚藝也很棒。每到清明,她做的青團軟糯香甜,內餡豐富,有豆沙、肉鬆鹹蛋黃的,咬一口,滿是春天的味道。據說,永安縣城某佬吃了都讚不絕口。

在仇中醫的養生館裡,這樣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有人收穫健康,有人分享生活的喜怒哀樂。小小的養生館,像個溫暖的小世界,見證著人們的生活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