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村的新變革

周浩然站在土豆村的老槐樹下,望著眼前略顯破舊的村落,心中滿是憧憬與期待。他手中緊握著那份凝聚了無數心血的土豆村新農村建設改造方案,如今,這份方案終於透過了,這是纜鎮第一個全村改造方案,而他,將成為這場變革的推動者。

為了推動改造方案,周浩然和工作組不知開了多少場會,聽了多少村民的意見與質疑。其中,宅基地的公平分配成了最大的爭議焦點。每晚,周浩然都在昏暗的燈光下,對著各種資料和村民情況記錄冥思苦想,和工作組成員反覆商討。終於,以周浩然為組長的工作組提出了兩點基本原則:一是在土豆村有戶口的,不管現在有無房屋都按人頭分宅基地;二是在土豆村有房的,不管戶口情況,不論房屋來源,按實際面積分宅基地。大方向定好後,細則便讓村民與村兩委自行討論,充分尊重村民的意願。

對於老村那些有價值的歷史建築,周浩然也有自己的考量。他四處查閱資料,諮詢古建築保護專家,最終確定了異地遷移保護的方案。他深知,這些建築是土豆村的根,是村民們鄉愁的寄託,不能在這場改造中消失。

在妻子肖雅文的牽線下,永安肖氏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看中了土豆村的潛力,決定在一座荒山腳下投資建設一個新景點——老宅門。這實際上是一家休假山莊,所用材料全部來自老村莊拆下的舊屋構件,既實現了古建築的保護利用,又為土豆村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周浩然親自帶著公司的負責人在村裡考察,詳細介紹土豆村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爭取到了他們最大程度的支援。

然而,要讓村民們真正接受改造,談何容易。周浩然一家一家地走訪,耐心地給村民們講解改造的好處,未來的規劃。他的嗓子喊啞了,腿也跑酸了,但他從未想過放棄。其中,最難做工作的就是他的父親周番茄。老人在這舊屋裡生活了一輩子,對這裡的一磚一瓦都有著深厚的感情。

“爸,咱這改造是為了讓村子變好,以後的日子會更舒坦。”周浩然坐在父親身邊,輕聲說道。

“我知道是為了村子好,可這住了一輩子的地方,說拆就拆,我心裡捨不得啊。”周番茄嘆了口氣,眼中滿是不捨。

周浩然握住父親的手:“爸,老宅的回憶不會消失,以後咱們住上新房,村子變美了,那些回憶只會更珍貴。而且,老宅門那兒會用上咱家老屋的構件,也算是一種延續。”

經過無數次的勸說,周番茄終於被兒子說服。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裡,周番茄第一個帶頭開始拆掉舊屋。他站在屋外,看著陪伴自己大半生的房子一點點被拆除,淚水忍不住在眼眶裡打轉。周浩然站在父親身邊,心中五味雜陳,但他知道,這是邁向新生活的第一步。

暫時租住到纜鎮街上後,周番茄還時常回到村子,看著建設的進度。在他的帶動下,村民們也紛紛開始行動起來。挖掘機的轟鳴聲響起,土豆村新農村建設改造正式拉開序幕。

土豆村的成功,如同一顆閃耀的星星,照亮了纜鎮其他村莊前行的道路。小樹村與廣茅村緊跟其上,積極借鑑土豆村的經驗,開始了自己的改造之路。

很快,纜鎮這場轟轟烈烈的新農村建設改造風,如春風一樣吹拂在永安溪兩岸。溪邊的村落,一個個舊貌換新顏,曾經破舊的房屋變成了整齊美觀的新房,泥濘的小路變成了寬闊平坦的水泥路,村莊裡還增添了許多休閒娛樂設施。村民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他們的生活,正向著更加美好的方向大步邁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