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播暫時中斷

冰與劍是本市電臺熱線點播節目主持人,他們經營的小天地撥生意斳一向興隆,日日顧客盈門。

一日,劍出差,冰獨自主持節目。

點播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聽眾來電話者甚眾,冰應接不暇,但她心裡高興。

忽然,冰接到一個小女孩的點播電話。

撥喂,小朋友,你叫什麼名字?斳

撥我叫蘭蘭,蘭花的蘭。斳

撥蘭蘭,你上幾年級了?斳

撥三年級了,現在生病住在醫院裡聽你們!斳

撥那你想點什麼歌,為誰點?斳

撥阿姨,我為你點……斳

撥什麼?斳冰大驚!

撥阿姨,我聽了很多很多的歌,沒有一首是為你點播的。不是有一首《世上只有媽媽好》的歌嗎?我今天想點一首《世上只有阿姨好》!斳

冰一聽,感慨萬千,剎那間無數往事湧上心頭,經她的手,為多少人祝賀過生日,祝賀過友誼,祝賀愛情……唯獨沒有自己,而一個小女孩竟……

冰百感交集,眼中湧上一種無名涼意,瞬間泣不成聲。

點播暫時中斷。

全市電臺無聲。

這時,演播室有人敲門,劍出差回來了,冰開門,職業責任感頓時恢復,三下五除二將窘況告訴劍!

劍接過話筒:撥親愛的聽眾朋友們,有一個小女孩她愛心別具,竟為我們點播節目,我們深受感動深表感謝。只有聽眾才是我們的上帝,我們將……好,下面請蘭蘭小姑娘與關心支援我們的聽眾朋友一起來欣賞《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謝謝大家!斳

第二天,冰與劍來醫院裡找蘭蘭。

蘭蘭進手術室了,蘭蘭父親守在門口。

蘭蘭父親說:他和女兒都很愛唱歌,蘭蘭小時候媽媽就去世了。

這時,一醫生開啟手術室門,神情嚴肅,招手讓他們三人進門。

病床上,蘭蘭身上插滿管子。

主刀醫生說:撥孩子已經不行了,我們盡了最大努力……斳

撥什麼?斳蘭蘭父親一把抓住主刀醫生的手,號淘大哭。

冰與劍也大哭起來!

附錄:

〖帛書本〗: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

〖通行本〗: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 。

【大義】:(接上句:名,可名也,非恆名也)惟其難名,乃勉力為之。

虛 無,可以勉強用來命名萬物開始前的宇宙本源;存在,也可以勉強用來命名萬物 開始時的物質與意識形態。 這兩句話還有其他斷句法:“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以 及“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很顯然,前一種斷句還有其自己的理 解,而後一種斷句則完全是迴避,是一種和稀泥的態度。

那麼,我為什麼會選擇 “有,名萬物之始也;無,名萬物之母也”呢? 按“有名”、“無名”進行斷句,則這兩句話基本還在延續前幾句話,大致 意思就是:萬物是很難對其命名的,即便勉強去命名,也不是它恆久的命名。

(所 以)沒有名字,是萬物一開始的狀態,有了名字,萬物就有了存在的依託。這種 翻譯未必是正確的,但這不重要(我根本就不支援這種斷句),我這裡只是想讓 大家明白一個道理,按照上述斷句法,這兩句話還是在討論“名”的問題,與前 文的幾句話大致是一種因果的關係;而按我所理解的斷句法,這兩句話重點討論 29 的其實是“有”和”無”的問題,與前幾句話是並列關係,在邏輯表達上,它們 是相互獨立的。 【闡述】:“有”和“無”,特別是“無”,是老子道學中重要的哲學概念。

事實上,“無中生有”最初可不是個貶義詞,見於文字的最初源頭是《莊子·齊 物論》,而其思想源頭就是《道德經》。非常明顯,老子認為,宇宙世界乃至世 間萬物,一切,都是從“無”開始的,這與現代科學的“宇宙爆炸論”頗有相似 之處。“宇宙爆炸論”認為:我們如今的宇宙起源於極小的一個點(宇宙奇點), 這個點甚至比原子還小,它於近 138 億年前發生了爆炸,體積開始迅速膨脹,如 今它的可觀測體積已經達到了直徑 930 億光年的規模。

讓人簡直難以想象,它比 任何一個民族的遠古神話都更神奇、玄幻、不可思議,但是,所謂的科學界就敢 聲稱這是科學研究成果,而神話則大多是宗教迷信或原始崇拜。 那麼,這一個小點中,如何能囊括瞭如今宇宙的巨大物質和能量呢?天文學 家對它的解釋是這樣的:這一個小點的質量無限大、密度無限大、體積無限小、 溫度近乎無限高,在它爆炸之後,物質能量四散飛射出去,宇宙由此誕生,宇宙 間的一切都是由這些物質和能量形成的。 科學,就是這麼傲慢!相同的話,如果出自某一個《道德經》研究者,又或 者是某一位中醫,你猜科學界會是什麼反應? 其實,這樣的話在數千年前,老子早就說過了,莊子則說得更加清晰,《莊 子·齊物論》中提出,宇宙、生命、萬物,都有一個開始,在開始之前則有一個 未曾開始的開始,還有連未曾開始都未曾開始的開始。

宇宙之初的形態是“有”, 在“有”之前則是“無”,還有連“有”和“無”都沒有的“無”,突然就有了 “無”,不知道有了“無”到底是“有”呢還是“無”——非常拗口與燒腦的一 段話,但不要緊,我們大致領會其精神就好。一個比原子還小的點,肉眼肯定是 看不到的,那麼,你說它是“有”呢還是“無”?它突然就爆炸了,然後,宇宙 誕生了;然後,生物出現了;再然後,人類、社會、萬物也都出現了…… 對於這種認識,老子在《道德經》的第四十章還有清晰描述:“天下萬物生 於有,有生於無”。 後來的道家闡釋宇宙起源時認為,宇宙的誕生是從無極而太極,以至萬物化 30 生的過程。

“無極”當然是絕對的“無”,絕對虛空;而太極就類似於所謂的“宇 宙奇點”:它是一個無限趨近於零的小點,卻又蘊含了產生宇宙的所有能量,它 兼具了“有”和“無”的特點,也就是“兩儀”,與易學的“陰陽學說”高度契 合,並最終融合到了一起。 這兩句話,老子其實回答的是宇宙起源的問題,他分別用“有”和“無”這 兩個概念,高度概括了宇宙生成之前以及宇宙生成之初的兩種狀態。“無,名萬 物之始也”,就是說,“無”,才會有“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就 是說,“有”,就是“萬物之母”。這個“母”字就是借用女性,指孕育生產的 意思。許多學者從《道德經》中讀出老子抑父揚母的思想,我個人覺得可能不太 準確。因為,人類明確知道男性在繁衍這件事上的作用,還是近幾百年前才發生 的,而站在老子當時的年代,他或許僅僅是驚歎於女性“無中生有”的天然稟賦, 所以,在《道德經》中才會大量出現了以女性或女性生殖器借喻高深哲理的情況。

事實上,在人類文明的早期,母系崇拜以及母系生殖器崇拜,都要早於父系崇拜 及男根崇拜。 【翻譯】:虛空(無),可以勉強用以命名宇宙萬物誕生前的狀態;存在(有), 可以勉強用以命名宇宙萬物誕生時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