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問題不大”(第2/2頁)
章節報錯
直到他們得知楚清在節後按部就班去開闢棉田,才確認截殺失敗了。
那楚清會不會知道是他們乾的?接下來又會採取怎樣的行動?未知的事情才是可怕的。
“你們都想太多!”一直未出聲的孔普高終於發言:
“無非三種情況:第一,這事她不知道是我們乾的,那就算她走運,也當是給她個教訓,讓她以後做事小心些,完了咱們另做打算;
第二,她知道是我們乾的,就算是告到官府又能如何?我們只要不承認就行了,山匪的話誰會當真?
就算咱們派去的人還活著,出來指認,我們也完全可以說是屈打成招嘛!
第三,就算她本事通天,讓官府真的來找我們麻煩,你們想,這種事哪個官府會真的找來?
三不管的地方,誰願意給自己扣著屎盆子?”
這個孔普高是幾個人中看似最不重要的,因為他沒有官府背景。
但又是最重要的,因為他最富有,他幾乎囊括了江南最大的茶園、瓷窯。
他甚至還私自挖了兩處鹽井,成為大宣境內最大的私鹽販子,只是沒人知曉。
絲綢只是他的小生意。
孔普高有一大群妻妾,生了一大群子女,他並沒有像其他幾位那樣把子女用來與官員聯姻,而是不分嫡庶,挑了其中最優秀的幾個去科舉。
財大氣粗的人眼界自然比其他人高。
他認為以聯姻的方式獲得的官場資源哪裡有自己培養官員來的妥帖?
如今他已有四個兒子分散在朝廷各部名下,假以時日,他將成為一群高官的爹!
這才是他真正的資本。
所以這次對楚清的截殺,無論成功與失敗,在他眼裡都是小事一樁。楚清於他而言只是個小麻煩而已。
作為江南首富,孔普高的話讓侯巖和魏漴都放下心來,孟淳沒再說什麼,只是心裡隱隱不安。
商人都是最具有投資眼光的,他們早早就用錢財改變戶籍,以大地主的形式使得自己的兒子得以踏上科舉之路。
只是,有投資眼光,不一定有好的教育方式,除了孔普高,其他三位的兒子在學業上都不成氣候。
也因此,他們把孔普高推為江南布行的商總,但凡有點買賣就要拉上他以顯示尊重和加強聯絡,儘管人家對綢布生意不怎麼感冒。
不過既然孔商總都這麼說了,孟淳也不好讓大家再為此事糾結下去,便做出釋然的樣子,請大家去吃飯了。
現在孟淳只煩惱一件事:資訊傳遞。
孟淳是淞江府人,距離楚清所在的義斌府,還隔著舒魚府和吉順府,而義斌府是他們這些商人向來不屑於投資的地方,那邊山多林多石頭多,唯獨錢少。
他只買下南部地區的個把小型茶園,其餘再沒有他的勢力。
現如今,楚清那邊的情況他沒有渠道快速知曉,其實就算有他的人在那邊,往返一趟也要個把月才行。
女兒那邊也指望不上。
親家武繼昌莫名其妙就死了,沒有老子照應,他那個兒子根本不成氣候。
在京都一個小小的七品總旗能有什麼用?也就比衙門裡當捕頭的多了個品級而已。
也是因為如此,女兒這顆棋子算是廢棋一枚,自打武繼昌死後,孟淳就再沒有給女兒提供任何支援過,沒有投資價值了嘛。
再說孟盈盈一個婦道人家,又遠在京都,更沒什麼渠道能得知楚清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