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寶從記事起就經歷了太多的惡,他對“性本善”真的不太認可。

尤正航:“好像你說得對哦,不是,我是說感覺你說的不對,但是不知道怎麼反駁。”

小寶說:“我這話要是被孃親聽到,估計她會揍我,但我就是這麼想的。你看吧,孩子不好,就是爹孃沒教好,為啥沒教好呢?是他爹孃本身不好,所以根本就不知道怎樣算好。

這跟雞蛋一樣,小雞不健康說明蛋不好,蛋不好說明母雞不好,母雞不好,說明它還是蛋的時候就不好……”

尤夫人早就發現了丈夫站在門口沒進來,看見兩個孩子情緒正常了,開始辯論起來的時候,就悄悄出去跟丈夫匯合了。

尤知縣與妻子相攜回房,路上,尤知縣說:“孩子們真的是大了,聽聽他們討論的內容,人性本善還是本惡,有的時候我也想不明白。

你說牢房裡關著的那些犯人,說他們惡吧,各自還都有些冤屈或者理由,說他們起先是善的吧,可幾乎都是從小就打架鬥毆、欺善怕惡的……”

尤夫人微笑看著丈夫:“你說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呢?”

小寶和尤正航並沒有討論多久就散了。

雖說“理越辯越明”,但是完全不同的成長環境和經歷,讓他們思考問題的角度相悖,而閱歷又都不足,並不能辯出所以然來。

但小寶有自己的原則,那就是左手拿著書,右手劍指天。

《列子·說符》曾有記載:“孔子之勁,能拓(舉起)國門之關”。

《淮南子·主術訓》記載:“孔子之通,智過於萇弘,勇過於孟賁(古代勇士),足躡與郊菟,力招城關,能亦多矣。”

孔子都是“拿刀拿劍”和人講道理的,所謂“一文一武,張弛之道”嘛。

跟孔子學,總不會錯。

孔先生,認可否?

不到晚飯時間孩子們就餓了。

畢竟在外面連著轉悠一整天,中午只墊補些點心,沒有好好吃飯。

這會兒終於開飯了,兩個孩子見尤知縣夾了一筷子菜就馬上跟著開動起來。

尤正航吃得都快忘形了,嘴巴上油汪汪的,還問:“這是什麼菜?真香!”

尤知縣說:“這道菜叫‘溜肥腸’,你母親親自下廚做的。”

尤正航就打了個嗝,有點噎:那個臭烘烘的腸子!

尤知縣也夾了一筷子放到嘴裡:“嗯,鮮香軟滑,還有嚼勁,真是不錯!這是那屠戶家重新清洗過的,怎樣,沒有不好的味道了吧?”

尤正航的嗝就停不下了。

小寶看看尤正航的神情,替他問道:“怎麼還是收了他們家的豬大腸?”

尤知縣:“那兩口子也是嚇壞了,五桶,一百斤呢,不賣掉他們咋辦?

自己留著吃也吃不完,別人家又不會買,想做出好味道可需要不少作料呢,作料不比大腸貴?

所以他們死求活求,保證再也不犯錯了,你哥哥們才收下。”

尤正航:“父親,你這不是違背契約文書了嗎!這次你退讓,下次更多的人會得寸進尺!”

尤知縣:“這可不是我退讓,是楚家的小子們決定的。

他們說已經半年多了,百姓們嚐到甜頭,都有積極性,手裡基本也都有些餘錢。

不用再白髮放各種輔助材料,讓他們自己購置,只需把收購價格稍微提上些就好。

依舊是驗收不合格就不收貨。”

小寶讚道:“這招好啊!還是哥哥們有頭腦!

以前一直都白髮放材料,現在突然不發了,大家就會覺得是屠戶家一顆老鼠屎攪壞一鍋粥,自然會埋怨他們,然後變得更自覺;

而我們也並沒有虧待他們,把材料錢結算在收購價格裡,不會讓百姓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