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就看出大宣內地與新倫州嫁女的差別了。

舊東倫國受大宣國的影響,很多風俗相差不多,比如接親時“堵門”這一項,就完全一樣。

但是現在,新倫州的這些孃家人都不敢堵門,面色上都有些猶豫:堵吧,不敢,男方家的主子是大宣的官員,女方只是個商戶,階級就不對等;不堵吧,又不合風俗,好像咱家閨女不值錢似的。

大門一叫就給開了。

“哎!怎麼就給開了啊?你們還沒要紅包呢!”

“是啊,你們還沒出難題哪!”

“不行不行,這門不算數!”

“乾脆,關上重來!”堵門遊戲沒玩著,自家這幫小子嚷嚷上了。

於是這些接親的行郎一分為二,一部分進門,把大門關上:“現在開始,你們叫門吧!”這是要自導自演了。

“喂,我說,你們進去的人太多了啊,全堵著門咋行!”

“來吧!就這麼著沒毛病,反正不耽誤接新娘子就是了!”

“那好,敲門敲門!”

把女方這幫孃家人都看傻了,這是要鬧哪樣?

三言兩語一個回合後,孃家人總算放下心來:可以堵門。

那咱孃家人就別幹看著了,上吧!

有孃家舅舅就出題了:“咱是商戶人家,沒啥學問,就考考銀錢上的事兒!新郎官可聽好嘍:

說:張三借錢七百五十文,約定九日歸還,月利息是三十文,問:還錢時應該付多少利息?”

這回進來幫著堵門的楚家小子們傻眼了:你們真來呀!那我們可是虧了。

譁……大門外看熱鬧的群眾議論開了,這該咋算呢?

“回話回話,趕緊答啊!”這是門外看熱鬧的。

“會算不?不會算你問我!”這是門裡頭的小子。

“哎,裡面的,問哪個新郎官呀?門外面三個呢!”這是門外頭的小子。

“我們不借錢,缺錢了我們老大就給!”這是三個新郎官。

群眾譁然,看人家底氣多硬!

大門裡面的孃家人面面相覷:是啊,這問題出給誰家的?

“六文七厘五。我們家雖然原則上不借錢,但做生意總有不湊手的時候,借貸是免不了的,先算出每日的利息佔一千文錢的多少,再按月息算出九天的量就是了。”

這聲音聽起來還沒有完全度過變聲期,但是語調沉穩,語氣平和,語速不快不慢,是溫潤少年裴慶。

鼓掌,這是小寶的小夥伴,幫哥哥們解圍來了。

這家客棧住了三家的新娘,有一家孃家人堵門出題了,其他兩家就躍躍越試了。

楚家小子不幹了,自己這不是胳膊肘往外拐嘛!趕緊要給開門。

三家的孃家人才不管誰是誰家的呢,往客棧夥計手裡塞個大紅包,夥計就立即橫著膀子把門又給堵住了。

一個孃家人高聲喊道:“不管誰家的新郎,奏樂催妝不算數,你們要是唱催妝歌就給開門!”

這有啥難的!

門裡門外一起扯嗓子嚎起來:“我自關山點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