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事兒一說“但是”,那就指不定變成什麼樣。小寶心想。

“本官看好你的潛力,你若能保持住現在這種對學問的鑽研、探究的態度,再考出個好成績來,豈不是比現在就拿免試的秀才要更好?”學政說。

就是說,案首不給我,秀才功名也不給我,讓我自己繼續考去?

小寶做低頭沉思狀,卻是把白眼翻個不停。

“學生不要免試,要個‘案首’的名頭行嗎?孃親不在家,學生想好歹拿個第一說給孃親聽。”小寶不甘地問道。

“哈哈哈哈!”學政看出這小孩兒倒不是沒信心進行院試,而是不甘心第一名的名次旁落。

“你先說說,你打算何時參加院試?今年嗎?”學政問道。

“不用吧,學生認為讀書還不夠多,再準備準備也行。”小寶顯然被學政的話打動了。

學政都不打算給他案首了,那就在院試上下下功夫,爭取拿個秀才的第一,不比童生的第一厲害?

但是那樣就要多準備準備。不說別的,光是參加童試的這幫人,年紀最小的是自己墊底,最大可有五十歲了。

五十歲還考童試。要不是他笨,就是人家想一條線不間斷地考下去,來個直達進士。

這些人無論年紀、閱歷、讀書之豐富,肯定都在自己之上,現在就跟他們競爭,估計自己不會有好成績。

學正點了點頭,這孩子很有決斷嘛。

“即是如此,你大可不必在意這案首的名頭。”學正說道:“而且,你今次的成績,本官是要與徐縣令一起商討過後才能最終定下,也會有專門的考試證明傳遞到你的學堂和府宅。到時候不是照樣能跟你母親好好慶祝?”

反正就兩條路:要麼小寶就免試,直接當秀才,以後慢慢考舉人去;要麼這次放棄,日後把秀才和舉人一起考了,免得三年又三年的費勁!

可是怎麼算,小寶都覺得虧了,考了第一還不給相應的待遇?我能被免試不就是說明我優秀嗎?幹啥非要再考一遍來證明?

“那您還是把案首給我吧,我要當第一,也要當秀才,其他的事情以後再說!”

“……”學正很無語。他本意是看孩子太小,起點太高,怕孩子不能正確對待學習這件事,以至於大了之後“泯然眾人”。也是好意。

本以為多鼓勵兩句,孩子的上進心被激發出來,然後踏踏實實地一步一個腳印走下去,對得起自己這份天資,沒成想,白忽悠了!

“唔,也好,你如今的成績也確實可為案首。”學政說道,繼而又問:“你可真的想好了?”

“想好了!大人,學生是這麼想的:今年學生六歲,就算不要免試資格,三年後參考時九歲,再三年考鄉試是十二歲,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因為不管考得上考不上,朝廷也不會任命十八歲以下的官員。

那學生不如現在就拿著這個秀才,然後慢慢讀書積累知識,豐富閱歷,倒時候厚積薄發,一口氣考下去,也省些趕考的盤纏!”

你這小賬算的倒是明白!還省些盤纏!學正嘆著氣搖頭,這孩子將來倒底會怎樣,不好預測呀。

“也罷。本官與徐知縣再議議。今日是童試第三場,後日將會張榜公佈成績。”學政並沒有當即就承諾下來。

小寶在學政這邊面試的時候,沈先生也在經歷一場面試。

因為童試的第一場成績在第二日就出來了,所以基本上能入學的名單也就產生了。

各縣學和州學都在調整年級和班級的分配。

宋廷山作為州學的最高行政長官,參與了州學的年級調整會議。

與其說是會議,不如說是對現有教師的一次面試。沈先生也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