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子偷聽來的“茅廁秘聞”,連密偵司都不知道,傳信過來已經有三四天了,這幾天郭正彪簡直是度日如年。

這件事目前就他和侄子知道,他誰都不敢告訴,連個商量的人都沒有。

郭正彪就覺得楚青這麼個人挺可惜的。

第一次見到楚清,是三年多前。

那時候楚清面對一群覬覦她沃斯玉石開採權的高官、以及看熱鬧不嫌事大的中低品階官員,以退為進,竟做到寸土不讓,很是讓他驚慕。

後來他刻意打聽、瞭解其人其行,再後來與楚清有了合作,到現在已經三年多。

在楚家的幫助下,蒙原府建立健全運輸渠道和銷售渠道,給蒙原府的經濟搞活不少、也給他增添了政績。

而隨著與楚家人的交往,他對楚清的瞭解便更多,尤其是後來楚清竟然炮轟沃斯王、以武封侯,就更讓郭正彪欽佩。

這是他對有本事的人誠心的欽佩,無關乎性別。

郭正彪認為,朝廷就應該有實幹的人。

他認為自己就是一個實幹之人,可是呢,臨洋侯比他還能幹,他覺得一個國家的發展需要這樣的人,越多越好。

可是朝堂內部傾軋,不但對個人不公平,也真的阻礙國家發展,讓他覺得心裡很不平衡。

尤其他跟楚清交往還不錯,他不願意看到這種能人被消耗掉,所以他很急於把這個事兒告訴他。

資訊是雖說是小道訊息,可萬一是真的呢?

萬一沃斯人真有這個打算呢?

反正,這事兒要是攤在郭正彪身上,他早就麻爪了。

“老郭啊,”楚清作揖:“謝謝。”

楚清語氣很真誠,表情很鄭重,這句“謝謝”也是發自真心。

郭正彪此時將這個訊息告訴他,真的是好意提醒,因為他完全可以在聽說楚清出現在蒙原府海邊的那一刻“病倒”,或是“外出巡視未歸”。

避而不見,才是他此時最好的選擇,而不是留下來與楚清詳說內幕,若楚清這次真的“無力迴天”,那正好也算是郭正彪與其“劃清界限”。

所以說,若郭正彪真的怕受牽連,就不會與楚清有這次談話。

關於郭正彪說的“動搖爵位”,楚清回來的路上也接到百家興傳信了。

大意是說有人上奏討論尋找臨洋侯下落的時效性:找到何時為止?找不到、或找到屍體該如何?

臨洋侯的兒子也沒訊息,雖然侯府的說辭是侯府世子去開發“魚籽醬”生產品種了,可他娘都失蹤了,怎不見他有什麼動作?

就算楚家人在各地救助災民,打得是世子的旗號,可誰又見到他本人了?

換句話說,如果楚清母子都死了,那臨洋侯這個爵位就沒有繼承人,最多追封個諡號,便就一切全無,與“國除”差不多,也就名聲好聽些。

這件事好解決,臨回來前,小寶已經告訴楚清,說他有替身,讓交待魏誠毅通知一下侯澤便可,好幾個“五月五”可以隨時出來冒充一下。

所以眼下對楚清來說,爵位什麼的不算大問題,皇帝詔她進京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