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小井噴(第1/2頁)
章節報錯
對於聶景輝來說,真真應了那句“朝中有人好做官”的俗語。
他搭上秋生,能當上師爺;可因為搭上永安公,他就成了官員——幸福縣縣城。
對楚清來說,是“衙門有人好辦事”,聶景輝親自、火速把一切手續都辦好,在百家興離開時,那兩個起糾紛的村子以北50頃地皮已經屬於永安公,
於是沒過幾天,犯人村和流民村的村民就看到這樣一幕:一隊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一隊高頭大馬拉的車、車上上滿載著木料、鐵鏈、楠竹等物件,浩浩蕩蕩進入永安公圈出的“油田”。
沒人知道,這些年輕人曾是崇魚府的鹽戶,因為他們在一次次躲避官府圍剿中成了死亡人口或黑戶。
如今他們可算有戶口了,永安公給安排的:幸福縣,油田村,農戶。
看,幹著產業工人的營生,不是匠戶而是農戶,咋樣?夠保險、夠跨界的吧!
這時候可沒有養老保險,所以但凡有點錢,人們就去買地,農人如此、商人如此、匠人也如此。
可就算手裡有了兩畝地,也只是為自己的餘生鋪設物質保障;但登記為農戶,那就是為後代的生活鋪設光明大道——能科舉、能做官啊。
跟著小寶他們有肉吃,跟著小寶的娘,他們不但有肉吃,還改換了門庭。
這些曾經的鹽戶,如今成了農業戶口的產業工人,他們是跨界的工程師,因為他們會打崇魚府那種鹽井。
其實說來,那種鹽井的原理也簡單,就是高架版的腳踏石碓,永安公給起了名——衝擊鑽。
另一隊人就更厲害了,他們用水泥和竹子蓋廠房,附近村民們看著都新鮮:被稱作“水泥”的東西,與砂石混合在一起用水攪拌,用五六年的老竹子破開做筋、埋入其中。
一打聽,說這是在打地坪,用的是“竹筋混凝土”。
廠房建得相當快,老百姓蓋房的速度與之根本不可比。
同時永安公又一次將“招工啟事貼的到處都是,說要招好幾種工人,而且都是專項:專門攪拌混凝土的、專門砍竹子破竹子的、專門做大號木桶的……
每天都有大批水泥、木料、砂石、磚頭以及各種奇形怪狀的鋼鐵材料運來,每天也不斷有村民前來應聘,甚至還有從別的縣過來找工作的。
秋生今天過來工地看看。
他早想來了,嬸子建廠,他可是一直想看看是怎麼建起來的,只是衙門裡事務繁忙,總抽不開身。
於公於私他都該過來。
於公來說,作為一縣之父母官,他得過來視察一下施工有沒有擾民、百姓有沒有再發生械鬥的跡象。
於私來講,嬸子要建廠,他總得來看看能幫上什麼忙,能給予什麼關照。
轉悠一大圈,他才看到油田邊緣處一溜剛建好的房子,楚清正往房頂和周圍張望。
“嬸子!”秋生跑過來打招呼。
便裝出來,秋生明顯輕鬆不少,別看已經是當爹的人,照樣該跑跑、該笑笑,不用顧忌穩重不穩重、形象不形象。
“嬸子瞧什麼呢?”秋聲問道。
楚清在看房頂的煙囪以及窗戶,給秋生解釋:“煉油的廢氣有毒,也易燃,我在想怎麼改能安全些,還得定下些施工安全制度。”
“嬸子,你這活兒也不比我輕鬆啊。”秋生說道。
楚清:“不,你的活才最累。”
基層官員,首先得把自己歷練成全才——各種行業都要有所瞭解,然後在這個基礎上處理各行業之間的矛盾、制定相互配合的制度。
這些都還不算太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