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十七章 儀式(一)(第1/2頁)
章節報錯
慶德十六年四月初六,晴,今日小滿。
永安府最南端的山上,至今仍殘留著‘八風’肆虐過的痕跡——斷裂倒伏的樹、被雷擊出的坑。
但整座山依然挺拔屹立,山上依舊鬱鬱蔥蔥,似乎在向大海宣告:來吧,任你狂風暴雨,我自巋然不動!
半山腰的一片山坪上,翠柏叢中,一座六丈七尺高的花崗岩石碑立於其上,代表著死難的六萬七千民眾。
碑座呈正方形,分兩層,下層背面靠山,東南西三方砌築六級階梯,以便遊人登覽。
紀念碑正面鐫刻著鮮紅的“抗八風暴潮烈士紀念碑”十個大字,直面大海,象徵烈士們面對災難不屈不撓的精神。
背面的碑文,則記錄了“八風”登陸時造成的災害,以及百姓不顧危險、相互救助的事蹟。
烈士碑頂端,是兩隻銅鑄的交握的右手,象徵著危難時刻的“拉一把”。
整座紀念碑端方正直、高雅挺拔,山下數里,舉目可望。登臨憑弔,翹首瞻仰,雄偉壯觀,莊嚴肅穆。
山坪三面砌了石牆,石牆刻滿浮雕,把風暴潮、驟雨、山洪、滑坡、遇險、救助等等場景重現出來。
此時這一切都掩在紅綢之下,連石牆上的浮雕也都被紅綢遮著。
楚清背對烈士碑,向山下看去,山腳下,是楚清的國公儀仗,十分醒目;很多百姓小心翼翼繞過儀仗隊向山上走,神情都很肅穆。
楚清回身看了看,她身後是以戚貴燃為首的一眾官員,各縣的知縣都到齊了,今天,恐怕是永安府所有屬縣的縣丞們在當家。
呵呵,楚清心中冷笑,只有那些百姓是自發來的,沒人通知他們,他們中有一部分建造紀念碑的工人,更多的,是知道這裡建碑,都私下打聽著什麼時候完工,他們一定要參加的。
災難造成無數活不下去的百姓背井離鄉,但他們心中也有對已故親人的思念、對家鄉的懷念,他們需要有這樣一個地方,讓他們寄託哀思。
倒是那些當官的,把這件事當做政治任務來完成,呵,我需要你們來完成什麼任務嗎?楚清想著,你們無非是來“表演”心繫百姓而已。
“吉時到!”卓耀提醒。
楚清大踏步走向紀念碑,卓耀“咚咚咚”敲起大鼓。
鼓聲震盪在整座山中,山下的百姓也都紛紛停止了腳步,向上看來。
鼓聲中,楚清親手扯下蒙蓋在紀念碑上的巨大紅綢;楚元與甘來帶人分頭將石牆上的紅綢撤掉,直到二人相聚,紅綢在他們懷中聚整合一朵巨大的紅花。
鮮紅的十個紅漆大字“抗八風暴潮烈士紀念碑”,在晨光中熠熠生輝。
不需誰做司儀,楚清舉起鐵喇叭直接開講,聲音洪亮:“慶德十五年十二月初四,‘八風’以毀天滅地的力量席捲海州府,造成無數家庭被淹沒,無數百姓被吞噬;
面對超出人力抗禦範圍的狂風怒潮,有無數英雄為救助百姓生命、保護百姓財產,一次次撲入海潮、奮力搶救遇險的人們,直至失去寶貴的生命;
他們懷揣人定勝天的豪邁氣概,面對強風暴潮,不惜人肉築牆,悲壯的結局鑄就一段英雄史詩!
本永安公代表楚家,向這些無名英雄致敬!
為海州府抗八風、抵暴潮而犧牲的英雄們,永垂不朽!”
為全大宣抗八風、抵暴潮而犧牲的英雄們,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