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宣皇帝發憤圖強的決心是巨大的,行動是迅捷的,楚清的授爵聖旨頒發的當天,大宣州府行政區劃方案也同時頒佈。

其中與楚清關係比較大的規劃方案有三條:

一、海州府東擴一百三十里,將佳興府的一部分納入海州府,同時,海州府自即日起更名為“永安府”。

二、新倫州自北向南分為三個府,分別是平倫府、新倫府和臨洋府,臨洋縣為臨洋府內轄縣。

三、吉州自北向南一分為二,分別為吉隆府和吉慶府,興湯縣為吉慶府內轄縣。

除此之外,就是大宣取消直隸州,至此府之上無州,府之下有散州。

海州府東擴一百三十里,並因永安公而更名為永安府,楚清很是樂了一陣——皇帝還真是幼稚,以為這樣就能羞臊誰了?

你隨便就東擴一百三十里,確實比我那七里半聽起來大的多,可你倒是出來到民間走走、打聽打聽,老百姓是咋說的?

老百姓聽到“七里半”的感想是:那個棉花大人、那個女官、那個鄉下寡婦,給大宣打下七里半的江山!

一個村子的居住區才多大?邊境東擴七里半,雖然那是片貧瘠的土地,草都長不出來,但也是沃斯的土地不是?誰打下來的?楚清!

而且是大宣開國以來第一個佔下沃斯國土地的人!

洪國公打下東倫國,將之變為新倫州,確實是開疆拓土,可東倫國在大宣眼中,一直是弱國,而沃斯才是強國。

一口吞個大面餅,是很厲害,可一口咬掉一小塊鐵餅,不更可怕?

所以,楚清非但沒被羞臊到,反而是自豪滴很!

又過七天,第一批永安府的新官員到了。

之前還是海州府的時候,因抗災救災不利,原府衙班底全部降級,最少也是降了一級。

降得多的,比如正六品通判,一擼到底,貶至府內最窮的縣當任九品典吏。

所以,原先海州府知府,現在是永安府通判,而新任知府竟是原吉州知州戚貴燃!

“這可厲害了啊!”楚清看著手裡的名單,很是感慨:“咋整地?明為崗位平調,實為降職了啊!”

小寶對此比較瞭解:“戚貴燃本來就死腦瓜骨,怎麼幹也脫離不了宋廷山的光環;

蝗災那年要是沒有興湯縣、槐安縣撐著,吉州的稅收就沒法看!

在任四年,不但沒有突出政績,反而使吉州稅收下滑,能不給他換地方嘛!

要是我也得把他換走,既然好地方幹不了,那就去窮地方勞動改造去!”

楚清就笑:“老徐一跑,看來戚貴燃沒咒唸了啊;不過老徐倒是揚眉吐氣了,你瞅瞅,臨安府知府,升官了!”

小寶跟著一起看名單,點著平倫府知府的名字說:“看,尤正航他爹也苦盡甘來,連升三級,成了平倫府知府了!”

徐光澤從臨洋縣知縣升至臨洋府知府,尤正航的父親也升任為平倫府知府,這對難兄難弟算是熬出頭了。

這下,一直想從徐光澤手裡佔便宜的新倫州知州宋宇,也沒法給徐光澤穿小鞋了,因為現在他只是新倫府的知府,與徐光澤平級,徐光澤再也不怕他了。

尤其是尤正航的父親,很耿直的一個人,自家岳父是翰林學士,卻並不走後門,任勞任怨自我發展。

可惜時運不濟,被槐安縣那個小縣城困住好多年。

那地方也真是不好,先是先皇時期的兩位侯爵擠佔土地,生生把槐安縣壓縮到沒有好耕地,然後是本朝皇帝又把兩位侯爵分在原先的位置。

這下可好,原本尤知縣在楚清的幫助下搞活經濟,結果受到兩位侯爵“欣賞”,生怕尤知縣走了沒人幫他們致富,年年吏部考核都給使絆子,使得尤知縣留任多年不得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