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十章 人多未必好乾活(第2/2頁)
章節報錯
反觀大宣朝廷,這段時間很是有些焦頭爛額、手忙腳亂、顛三倒四、理夥不清、摁下葫蘆起了瓢。
各個州府都在向朝廷伸手要錢賑災,以至於僅憑募集的那點銀錢根本不夠。
不是說那麼多錢都不夠買糧食讓災民挺過這一兩個月,而是買不到糧食!
就因為四皇子和鄭春秋做局欺詐,使得大商家紛紛抵制——要糧沒有,要錢就明碼標價!
若按朝廷出的平價糧價格,就算中小商戶也出得起,可是現在的糧食是什麼價?粗糧都到每鬥二百五十文了。
可即便朝廷按市場價讓商人們出錢,也是杯水車薪不說,糧商們更是藉機哄抬糧價。
這種情況下,即便是良心商人也不敢低價丟擲糧食,因為前腳剛一丟擲,後腳就被其他糧商收購,市場上依舊沒糧食,還被糧商們合夥擠兌。
所以就算有良心的糧商,也只能被裹挾著抬高糧價,因為良心和破產相比,在這糧價亂飛的年景,顯然良心上只是他一個人的不安,但是破產卻是全家沒有活路。
不止糧商,還有鹽商也站出來搞事情了。
幾處海鹽場被毀,能以品質和數量雙重衝擊大宣食鹽的海鹽場玩完了,南邊多處道路被淹的淹、被堵的堵,不就是井鹽、岩鹽、湖鹽的天下了?
被打擊得士氣低迷很久的鹽商們終於又抖起來了!
不僅如此,鹽商還拒絕募捐,原因就是這一年多來他們沒賺到錢——“我們自己都吃不起糧了,我們還需要救濟呢!”
如今已經不再是皇帝與世家的較量,而是商人群體與朝廷的對抗了。
因為世家望族現在也艱難,就他們田多,不管是糧田還是桑園、茶園,都是大部分在水源充足的南方。
“八風”過境,他們的田地也被連根拔起、淹沒、毀損不少,佃戶們更是舉家逃難,離開本地了。
生產資料的三要素之一,勞動者缺失了,有地無人種,來年不知會怎樣,再是世家望族,他也害怕呀。
一波還未平息,一波又來侵襲,沃斯國又來裹亂!
偷襲不成,又說要提前納貢,到底要不要同意他們前來?
要說正是缺錢的時候,他們來進貢正好,三十萬兩白銀,災情當前,雖不算多,但是也能拿來買不少糧食。
可他們已經展示了他們也會用火藥打仗的本事,還能是踏踏實實來給送錢的?不定想起什麼么蛾子呢!
更多的人開始惦記楚清。
楚清呀,那可是要錢有錢、要糧有糧的人,那人不是愛出風頭嗎?蝗災那年她不是好死不死地站出來搞什麼平抑糧價嗎?
人呢?這次怎麼不站出來?
說什麼“八風”給捲走了?我們不信,我們現在需要她!
就算這人這次不掏錢不掏糧,讓她回來嚇唬沃斯王也是好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