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滴,來參加玉石關撲的人員構成就是這麼複雜,雖然大部分是真正想做玉石生意的豪商,但裡面也混有臨洋侯的人、幾位皇子的人,甚至還有……密偵司的人。

關撲第二日,山料便已售罄,四皇子在猶豫:是現在就把錢拿給父皇,以此證明自己的能力,還是等河料也關撲完了一起彙報。

胡恆秋已經在御書房與皇帝做彙報了:“場面很熱鬧,那些商人是真有錢,買石頭就像買蔥頭,跟不要錢似的。”

皇帝本來很惱怒四皇子善做主張,他還沒想好要不要把玉石投入市場、何時投入、如何投入,連個可行性報告還沒做出來,四皇子竟然就開始關撲了!

皇家與民爭利?皇家販假?這對皇家是何等惡劣的影響!

胡恆秋儘量把話說得委婉些:“或許有人能猜到是四殿下這次帶回的玉石,但是應該也不能確定吧。”

這種此地無銀的說法,對皇帝起不到安慰作用,但是錢能。

胡恆秋彙報道:“目前展出的山料已經全部售出,得銀二百餘萬兩,今天開始撲買的是河料,預計可能要比山料所獲更甚。”

三十車石頭當中,將近有二十車是山料,而這當中幾乎九成都是被四皇子用來充數的山石。

居然把山石賣了兩百多萬兩銀子!這些商人,果然有錢!

按照四皇子所言,山玉極難開採,鑿填放火藥的炮眼很難,有時只能往玉脈周圍稍微疏鬆的位置打孔。

工部配置的火藥又極易受潮結塊,時靈時不靈的,所以炸下來的石頭什麼樣的都有,有玉石也有山岩。

而且為了能把石頭運下來,需要控制在百斤左右,人力能揹負並於山道行走才行,所以也沒有太大的石塊,通常是二三十斤居多。

真正所獲的玉石毛料不過三車。

胡恆秋繼續彙報:“根據下邊人探得的訊息,那真正的好料並未賣出,而是標以極低的價格,由他們自己人購買,並當場解石……,很是製造了一番轟動。”

就是說,連個真貨都沒賣?皇帝鼻子都快氣歪了,要不是看在“兩百餘萬兩”這個數字上,估計能直接暴走。

胡恆秋:“今天開始撲買河料,河料基本都是小塊,但是據說定價更高,說是河料比山料質地更為緻密緊實,連石皮都能被利用上。”

山料,是風化層薄或沒有風化表皮的原生玉礦;而河料則是不斷經過河水沖刷、搬運得來的。

所以河料整體的細膩度、密度以及油潤度,都要比山料更好一些。

這一點是玉石不同的形成環境造成的,大宣玉也是一樣。

同樣的對話也發生在幾位皇子的寢殿裡,尤以二皇子得到的資訊最早、最全面。

前天晚上,也就是關撲第一天結束後,他就得到秦二爺傳給他的信,信很厚,內容很詳盡,幾乎胡恆秋彙報的資訊,秦二爺也都打聽的清清楚楚。

所以昨天的山料關撲一開始,秦二爺便有意挑了幾塊比較小也比較便宜的石頭買下,並不要求解石。

當別人問起時,秦二爺似說漏嘴的一句:“這種關撲有意思,家裡的鋪子……”便引起很多商人追隨,以至於第二天的成交量暴增至石頭售空。

“買桃子撿大的挑”本就是人們的慣常心態,又有莊韻那種解石解上好幾次的操作,很多人都願意挑大石頭。

因為能多解幾次增加希望;而且,石頭越大,裡面有玉肉的可能性越大不是?

若是小塊石頭,多買幾塊,也是增加收穫機率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