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亮進了黃忠的包間,自然感慨好一陣楚清的下落不明,只祈禱老天開眼,能讓楚清遇難成祥。

這一文一武,大半輩子都沒有過交集,只因前年楚清被誣謀反,二人為楚清抱打不平,竟成了好友。

黃忠是來青瓦臺打聽楚清訊息的,老人家沒想到才分別不久,楚清竟因“八風”失蹤,實在放心不下。

聊了好一陣兒,洪亮一拍大腿:“我忘了來這兒的目的了,我來是想告訴楚家小子們,他們老大的親家死了,問要不要慶祝一……呃呃……哀悼一下?!”

黃忠的手指遙遙點向洪亮,笑道:“你呀……說說,怎麼個事兒?”

洪亮就把四皇子慫恿鄭春秋拿石頭換錢,然後被買家以石代糧應繳、鬧出輿論的事情說了一遍。

說完總結道:“我估計,要是沒這事兒,只論他們沒采回多少玉石,還真罪不至死,至多貶官到蠻荒之地而已;

可偏偏老天下的那點兒雨雪,全都下進他腦子裡了,非要行這等欺詐之事,還打著四皇子的旗號,天家能容他?”

黃忠一口小酒灌進嘴,吧唧吧唧,點評道:“這也是狗急跳牆的做法,你想,他岳家倒了,他想不被貶官,只能破釜沉舟賭這一把了;

只是這事兒應該不這麼簡單,他又不是傻子,豈能明目張膽就打著四皇子的旗號?

怕是被有心人抓到機會宣揚出去的……能是誰呢?”

洪亮俯身壓低聲音猜測道:“你說,能不能是楚大妹子乾的?”

黃忠眼睛一瞪:“她有那個腦子?”

洪亮收回身子:“也是,大妹子一根筋,比鴨子還直肚腸,確實沒這本事。”

站在門口給兩位老人把門的四兒:……

黃忠指點:“這事兒啊,不能是外人乾的,你琢磨琢磨,鄭春秋是替誰受過?”

洪亮:“替四……”

門口的四兒:不是我。

黃忠:“如果四……倒黴,誰最高興?”

洪亮:“一二三五六七八九十!”

黃忠:“嗯,其中一二吧,或許人皆有份也未可知。”

……

兩個老人如此猜想,是出於他們都曾為官身才有的思路,民間可就不這麼看了。

鄭春旗獲罪的聖旨是公告天下的,不然“以石代糧”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如何能為四皇子揩淨屁股?如何能達到以儆效尤的效果?

所以鄭春秋的結局,一時間成了京城百姓議論的“頭條”,反倒把“賑災”舉措擠到“榜二”位置。

可馬上,鄭春秋的夫人又“力壓群雄”,佔據了“榜一”的位置。

事情是這樣的:

鄭家家產被抄沒,自然朝廷賜的府邸也被收回,鄭夫人一下子成為喪家之犬。

好在抄沒家產的時候,允許她帶了幾件衣服離開,並且沒有沒收她身上所戴的飾品。

可一個內宅婦人,身上是除了首飾不帶銀錢的,人家就是出門消費,也自有貼身丫鬟幫忙付賬,因此鄭夫人可謂是淨身出戶。